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句·其一》
《句·其一》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句  押[真]韵

寒食清明都过了,石泉槐火一时新。

(0)
鉴赏

这首诗出自宋代文学大家苏轼之手,名为《句(其一)》。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并称“三苏”,在文学史上享有极高的声誉。

在这首诗中,苏轼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寒食节和清明节过后,自然界的更新与变化。首句“寒食清明都过了”点明了时间背景,寒食节和清明节是中国传统节日,分别在农历的清明前后,这两个节日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习俗活动。苏轼通过“都过了”这一词语,简洁地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替。

接着,“石泉槐火一时新”一句,形象生动地展现了春天的气息。石泉,指的是清澈的泉水;槐火,则是古代的一种取火方式,通常在春季选取槐树的嫩枝点燃,象征着新生与希望。这两者结合在一起,不仅描绘了春天万物复苏的景象,也寓意着新的开始和生命力的勃发。

整首诗语言清新脱俗,意境深远,体现了苏轼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和对生命意义的思考。通过简单的文字,苏轼成功地捕捉到了季节变换的微妙之处,以及其中蕴含的哲理,展现出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画松为金廷用赋

松堂先生业儒者,画松不在韦偃下。

兴来放笔如有神,岂学经营事图写。

金生廷用吴之英,丰度萧散襟怀清。

座中出纸为求写,两株屹立分峥嵘。

苍皮溜雨岁年久,合抱悬知世稀有。

风外依稀金玉鸣,月中彷佛蛟龙走。

岁寒历遍心不移,凤鸾哕哕鸣高枝。

长材莫使老林壑,栋梁大用应堪期。

(0)

村居效陶体四首·其二

村居幽幽,面山临流。四时代谢,春而复秋。

载耕载耨,于田于畴。租税惟收,此外何求。

(0)

题三益图

大夫自是栋梁材,惯历冰霜老不摧。

若问平生谁是伴,湘娥姑射共徘徊。

(0)

寄中书洪益中梦菊先生四首·其三

望入天台客路长,江云野树思茫茫。

别来每叹光阴速,屈指于今巳十霜。

(0)

送王公器归乡·其一

载酒沙头送旧游,春归花柳总含愁。

新莺也似知人意,啼傍离亭不少休。

(0)

春日病中感怀四绝戏嘲同年诸知己·其四嘲存礼

青年文彩最风流,玉署朝趍淂自由。

退直归来无个事,绿窗相对拓茶瓯。

(0)
诗词分类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诗人
陈赓 党怀英 杨炯 李壁 戎昱 张载 潘岳 薛逢 梁章钜 孙光宪 王处一 黄瑜 吴儆 李涉 晁迥 王尔烈 钱珝 王闿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