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王比部之吕梁》
《送王比部之吕梁》全文
明 / 宗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南望黄河亦壮哉,吕梁之水如奔雷。

飞流万里昆仑下,急峡千峰日夜摧。

汉署君为沧水使,徐方人识济川才。

登临莫作观涛赋,恐有鱼龙处处哀。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吕梁山水的壮丽与险峻,诗人以黄河的壮阔和吕梁山的奔腾水流起笔,将自然景观的磅礴气势展现得淋漓尽致。"南望黄河亦壮哉,吕梁之水如奔雷",开篇即以豪迈之气渲染出黄河与吕梁山的雄伟景象,仿佛能听到水声轰鸣,如同雷声滚滚。

接着,诗人通过“飞流万里昆仑下,急峡千峰日夜摧”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水流的壮观与力量,仿佛是万里的水流从昆仑山下奔腾而下,穿越急峡,冲击着千峰,昼夜不息。这种对自然力的赞美,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也体现了他对生命力量的深刻感悟。

后半部分,诗人转向对友人的送别,以“汉署君为沧水使,徐方人识济川才”两句,既是对友人身份的肯定,也是对其才能的赞誉。这里巧妙地将友人的身份与所去之地的水神联系起来,暗示友人此行将大展才华,犹如治理大河的能手。

最后,“登临莫作观涛赋,恐有鱼龙处处哀”两句,诗人劝告友人在面对壮丽的自然景观时,不应仅停留于表面的欣赏,而应怀有更深的情感与思考。这里的“鱼龙”,可能象征着自然界中的生灵,也可能是更广泛意义上的万物,诗人借此表达对自然和谐共处的向往,以及对友人旅途平安的祝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对壮美自然的赞叹,对友人的深情祝福,以及对生命力量与自然和谐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宗臣

宗臣
朝代:明   字:子相   号:方城山人   籍贯:兴化(今属江苏兴化)   生辰:1525~1560

宗臣(1525~1560)明代文学家。字子相,号方城山人。兴化(今属江苏兴化)人。南宋末年抗金名将宗泽后人。嘉靖二十九年进士,由刑部主事调吏部,以病归,筑室百花洲上,读书其中,后历吏部稽勋员外郎,杨继盛死,臣赙以金,为严嵩所恶,出为福建参议,以御倭寇功升福建提学副使,卒官。诗文主张复古,与李攀龙等齐名,为“嘉靖七子”(后七子)之一,散文《报刘一丈书》,对当时官场丑态有所揭露,著有《宗子相集》。 
猜你喜欢

粥裘行

朝解衣,暮解衣,三朝三暮复何有,但见眼前飒飒西风吹。

西风吹,骨欲折,葛帔练裙踏冰雪。

翁将何计回阳春,粥裘不顾妻孥瞋。

黄县大布任携取,直视众身同一身。

我对粥裘翁,重忆披裘客。

千金买裘都不惜,欲赠歌童五陵陌。

道旁冷眼空叹呼,白公大裘今已无。呜呼!

白公大裘今岂无,愿君此心终不渝。

(0)

蠡退

蠡退悠然任瘴云,惊涛何事测纷纷。

无才敢作《怀沙》赋,有恨犹迟誓墓文。

宛抱羽毛怜孔雀,亦知唇吻感秋蛟。

谁将一寸莲花烛,长照茫茫碧海氛。

(0)

拟孟东野闻砧·其一

新寒昨夜至,户户传哀砧。

秋风一万里,送入游子心。

不怨军门笳,不悲关塞笛。

如何枕戈者,泪满征衣滴。

(0)

容易

容易愁人唱恼公,况兼红酒谢荷筒。

连旬称病辞今雨,得句无题托古风。

归燕依人如话别,宾鸿学汝共书空。

平生最喜谈秋兴,领略年时已不同。

(0)

移居日偶得小诗·其四

狭巷萧条隔市尘,泥涂往往欲摧轮。

平津莫讶回车早,此地曾无牧豕人。

(0)

早春纪事·其四

朱提费尽为黄巾,太息司农仰屋频。

南服储粮原有额,西园谐价岂无人。

量沙漫唱军心固,刻楮先筹国计贫。

指日干戈歌载戢,好安耕凿答皇仁。

(0)
诗词分类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诗人
邓廷桢 宋应星 岳飞 张泌 左思 毕沅 刘大櫆 陈继儒 张英 鲜于枢 张岱 元绛 李华 孙逖 万寿祺 高鼎 严维 陈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