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编对秉初修笔,粉署同携夜直衾。
虎既蒙皮甘搏噬,鹤因疮羽久呻吟。
尽归一网机犹浅,横说三纲害最深。
想到鄮山多暇日,轲书毋惜细研寻。
瑶编对秉初修笔,粉署同携夜直衾。
虎既蒙皮甘搏噬,鹤因疮羽久呻吟。
尽归一网机犹浅,横说三纲害最深。
想到鄮山多暇日,轲书毋惜细研寻。
这是一首描写夜晚学习、写作和思考的诗句,充满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知识的渴望。从文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的勤奋与专注,以及对于学问的极高重视。
"瑶编对秉初修笔,粉署同携夜直衾" 表明诗人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正如同用瑶质装饰的笔一样精心地修炼自己的文字,和朋友一起直到天亮。这里的“瑶”象征着高贵和纯净,而“粉署”则透露出书房的温馨。
"虎既蒙皮甘搏噬,鹤因疮羽久呻吟" 这两句通过对比虎和鹤的处境,说明了外表与内在的不同。外面的皮肤(虎)可能看起来完好无损,但实际上已经被内部的问题侵蚀;同样,鹤虽然因为病痛而呻吟,但其羽毛却因疮而显得更加珍贵。这两句诗富含哲理,表达了对内在真实状态的洞察。
"尽归一网机犹浅,横说三纲害最深" 这里借用织网和丝线的比喻,说明尽管表面上看似平常,但实际上问题的根源复杂而深刻。诗人通过这样的比喻,强调了对事物本质的认识不应只停留在表象。
"想到鄮山多暇日,轲书毋惜细研寻"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知识和学问的无限渴望。鄮山之行可能是指古代隐士的生活,而“轲书”则是对古籍深入研究的愿望。这两句流露出作者对知识的热爱以及追求真理的执着。
综上所述,这组诗句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于学问的极致追求,以及他在夜晚书房中的思考与感悟。
花也谁怜,竟绿章、不乞春阴相护。
倚竹袖寒,西风又伤迟暮。
无端寄托篱根,剩一点、秋心难诉。
知否,惯含颦、弄影满身凉露。人意更凄楚。
问绛蜡高烧,几家歌舞。独凭画阑,减却旧时娇妩。
冷落芳丛,怕尚有、红妆偷妒。心苦。
斸愁苗、为移瑶圃。
自古英雄耻败棋,靴刀引决更何悲?
君臣鳌背仍同国,生死龙胡肯后时?
事去终嗟浮海误,身亡犹叹渡河迟。
关张无命今犹昔,筹笔空烦异代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