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摇疏影落清漪,汎汎鱼儿趁晚嬉。
不是来禽惊不去,窗前从此使人疑。
风摇疏影落清漪,汎汎鱼儿趁晚嬉。
不是来禽惊不去,窗前从此使人疑。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生动的夏日傍晚景象。首句“风摇疏影落清漪”,以轻柔的风吹动稀疏的树影,投射在水面上形成涟漪,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充满生机的氛围。次句“汎汎鱼儿趁晚嬉”,描绘了鱼儿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弋嬉戏,与傍晚的宁静形成对比,增添了画面的活力和趣味性。
后两句“不是来禽惊不去,窗前从此使人疑”则通过一个巧妙的转折,引入了一种神秘或不可解的元素。这里的“来禽”可能是指突然出现的某种事物或情景,它使得原本平静的画面变得不寻常,甚至让观察者产生疑惑。这种设置不仅丰富了诗歌的内容,也激发了读者的想象力,让人不禁思考这背后隐藏的故事或寓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结合微妙的心理感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独特感悟和对生活细节的敏锐捕捉,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美的欣赏和对生活诗意化的追求。
晓梦初回,余酲未解,月明犹挂疏桐。
在月香绝顶,稳驾天风。
乔松劲竹高寒地,还容得、几朵芙蓉。
霜空放眼、水痕褪碧,山色添浓。休问衰老诗穷。
把烟岚夺取,也是豪雄。问今来古往,谁异谁同。
老怀陶写惟丝竹,有捧觞、林下丰容。
傍人任笑,疏狂不减,我辈情钟。
去年中秋秋月圆,浩歌对酒清无眠。
烟霏灭尽人境寂,仰看明月悬中天。
今年客里中秋月,静挹金波更清绝。
可怜有月客无酒,不照欢娱照离别。
夜阑淅淅西风凉,月中老桂吹天香。
悠然长啸动归兴,坐久零露沾衣裳。
浮世悲欢何足数,庾楼赤壁俱尘土。
风流已往明月来,山色江声自今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