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净风暄清昼迟,绿阴啼鸟梦醒时。
间窗笔砚无尘杂,幽事宜人又得诗。
日净风暄清昼迟,绿阴啼鸟梦醒时。
间窗笔砚无尘杂,幽事宜人又得诗。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充满诗意的午后景象。诗人吴与弼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夏日午后的静谧与美好。
首句“日净风暄清昼迟”,描绘了夏日午后阳光纯净,微风轻拂,时间仿佛变得悠长,给人一种宁静舒适的感觉。“日净”暗示天空晴朗,光线明亮;“风暄”则形象地表现了微风带来的温暖气息,与“清昼”相呼应,营造出一种清新而又温暖的氛围。
接着,“绿阴啼鸟梦醒时”一句,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绿树成荫之下,鸟儿的啼鸣声打破了午后的宁静,仿佛是大自然的乐章,唤醒了沉睡中的梦境。这里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生动场景,也暗含了诗人对生活细节的敏感捕捉和深刻体验。
“间窗笔砚无尘杂,幽事宜人又得诗”则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诗人坐在窗边,笔墨纸砚一应俱全,但没有一丝尘埃,环境的清雅与内心的宁静相得益彰。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不仅享受着自然的美好,还能激发创作的灵感,写出诗歌。这一句既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也体现了文人墨客在静谧时刻中寻找心灵寄托的情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夏日午后宁静场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对生活细节的感悟以及在宁静中寻找创作灵感的心境。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富有哲理,充分体现了明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精神追求。
中春雨收霁,与子登丛台。
形胜宛然在,太行西北来。
无情百尺土,千载未摧颓。
四顾发悲啸,凄风振颐颏。
淩高气象变,似不容徘徊。
下出破禅刹,断碑生紫苔。
严公赋怀古,复使后人哀。
西寻王氏园,一径趋城隈。
老竹未萌笋,繁花如雪开。
惠然丘少年,逸躅欣攀陪。
小榭罗宴豆,开帘按俳诙。
招呼缈缥人,晚镜催妆梅。
水调唱金缕,云罍浮玉醅。
倾觞敢惜醉,忘著接䍦回。
明日遂分首,旧游安在哉。
我为东徐官,客鬓栖尘埃。
君调南康吏,江山役清才。
西风吹去雁,尺纸为君裁。
我已困摧辱,壮心如湿灰。
行将隐名姓,采药孙登嵬。
异日傥相过,衡门剪蒿莱。
《寄杜仲观》【宋·贺铸】中春雨收霁,与子登丛台。形胜宛然在,太行西北来。无情百尺土,千载未摧颓。四顾发悲啸,凄风振颐颏。淩高气象变,似不容徘徊。下出破禅刹,断碑生紫苔。严公赋怀古,复使后人哀。西寻王氏园,一径趋城隈。老竹未萌笋,繁花如雪开。惠然丘少年,逸躅欣攀陪。小榭罗宴豆,开帘按俳诙。招呼缈缥人,晚镜催妆梅。水调唱金缕,云罍浮玉醅。倾觞敢惜醉,忘著接䍦回。明日遂分首,旧游安在哉。我为东徐官,客鬓栖尘埃。君调南康吏,江山役清才。西风吹去雁,尺纸为君裁。我已困摧辱,壮心如湿灰。行将隐名姓,采药孙登嵬。异日傥相过,衡门剪蒿莱。
https://shici.929r.com/shici/nhgYv8Nlh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