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花飞絮点春阴。化作浮萍那易寻。
楼外莫栽杨柳树,看他离别最伤心。
飞花飞絮点春阴。化作浮萍那易寻。
楼外莫栽杨柳树,看他离别最伤心。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与情感的细腻变化。首句“飞花飞絮点春阴”,以“飞花”和“飞絮”作为春天的象征,点明了季节的更替,同时“春阴”二字则暗示了春日特有的朦胧与柔和。接着,“化作浮萍那易寻”,将飘散的花朵和飞絮比作随波逐流的浮萍,表达了事物转瞬即逝的感慨,同时也隐含了寻找与失去的主题。
“楼外莫栽杨柳树”,诗人在此处提出建议,似乎是在劝诫人们不要在楼外种植杨柳树。杨柳在中国古典文学中常被用来象征离别与思念,因此这一句不仅反映了对自然景观的审美,也蕴含了对情感世界的深刻洞察。最后,“看他离别最伤心”,直接点明了杨柳树与离别之间的情感联系,强调了离别之痛,深化了诗歌的情感层次。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春天的美好与短暂,以及离别带来的伤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独特感悟。
江岸飞满流莺,甚催春归去,些儿容易。
都是寻常闲院落,日暖昏沉沉地。
春已无踪,玉人不管,一枕春眠腻。
空阶蝴蝶,两三飞过深翠。
正是故国归来,男儿也有几点伤心泪。
曾与寒梅期后约,辜负月中霜里。
记得深闺,那时帘底,悄影扶轻醉。
小栏红烛,照人愁坐无寐。
朔气催成暝。莽沉沉、乱云堆墨,横斜千阵。
槐柳故宫深藏处,禁得霜天凄冷。
又正恐、争栖难定。
寒日无光何时曙,记翩飞、曾带昭阳影。
终古恨,几人省。夜啼动搅孤眠醒。
更怜伊、月明绕树,最担虚警。
投止苍黄知谁屋,接饭丛祠差幸。
且珍重、羽毛休损。
开口易招南儿唾,漫误人、北雁传边信。
头尽白,故山迥。
东风莫谩吹愁至,相携慰伊春冷。
浅白浮樽,新黄褪额,歌侣年时芳俊。帘阴做暝。
黯掠破丝丝,酒边愁影。
侧帽相看,隔花人说去年病。
珠尘花市又接,杜陵诗思剧,慵唤春醒。
槛入新蟾,篱招彩帖,暗促溪桥梅信。兰宵漏紧。
怕灯约黄昏,懒寻鸳径。社燕多情,旧巢新睡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