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用韵送唐师善归九仙二首·其一》
《用韵送唐师善归九仙二首·其一》全文
宋 / 方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杞菊先生误作州,归来谁复与同游。

蓑衣正可眠牛背,肉食终非相虎头。

欲起黄陈分宇宙,能穿草树憩深幽。

相看不用多言说,须向拈花笑处求。

(0)
翻译
杞菊先生错当了州官,回来后还有谁和他一同游玩。
穿着蓑衣正好在牛背上打盹,享受富贵并非他的本意。
他想区分黑白是非,如同黄帝和蚩尤划分天地,能在草木深处找到宁静。
相互看着无需多言,答案藏在拈花微笑的禅意中寻找。
注释
杞菊先生:指诗人自己,可能有自嘲之意。
州:古代行政区划单位。
归来:返回家乡。
同游:一同游玩的朋友。
蓑衣:蓑草编织的雨衣,象征隐居生活。
眠牛背:在牛背上休息,形容悠闲自在。
肉食:指有权势或富贵的人。
相虎头:比喻追求权势。
黄陈:古代传说中的两位对立人物,象征是非善恶。
宇宙:天地、世间万物。
深幽:深远而幽静的地方。
相看:彼此对视。
多言说:过多的言语解释。
拈花笑:佛教禅宗中的典故,指不需言语,以心会心。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诗人方回的作品,名为《用韵送唐师善归九仙二首(其一)》。诗中充满了对自然和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友情的深厚感情。

"杞菊先生误作州,归来谁复与同游。"

这里描绘了一位名叫杞菊的先生原本应该管理一州之地,但却选择回归自然,无人再能与他共同游历。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世俗官职的淡漠,以及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蓑衣正可眠牛背,肉食终非相虎头。"

这两句通过生动的画面展示了一种宁静和谐的田园景象。蓑衣即草织成的衣服,眠牛背则是躺在牛背上休息,表现出一种与自然亲近、远离喧嚣的人生态度。后半句“肉食终非相虎头”则隐含着对暴力和野心的拒斥。

"欲起黄陈分宇宙,能穿草树憩深幽。"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渴望和能力。他希望能够像古代圣贤黄帝、陈摾一般,能够悟透天地之道,将宇宙之大法传授给世人。而“能穿草树憩深幽”则展示了诗人的超凡脱俗,他愿意穿梭在自然的深处,以寻找内心的宁静。

"相看不用多言说,须向拈花笑处求。"

最后两句则是对友情的一种寄托。不必多言,只需相视一笑,就能感受到彼此间的深厚情谊。这里的“拈花”可能指的是佛教中的禅机,即通过简单的行为,如拈花一笑,来传递深刻的道理。

总体而言,这首诗充满了对自然与精神自由的追求,以及对真挚友情的珍视。它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流畅的韵律,将诗人的内心世界描绘得栩栩如生,令人回味无穷。

作者介绍
方回

方回
朝代:宋   字:万里   号:虚谷   籍贯:宋元间徽州歙县   生辰:1227—1307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猜你喜欢

经吴城

疏柳高梧傍客舟,阖闾城上角声秋。

风吹白纻清砧急,月上红栏暮笛愁。

草碧吴天迷北望,潮平越水向南流。

行人无限沧浪思,几处笙歌绕驿楼。

(0)

自解

五十王融较半非,高阳穷鬼况因依。

直教芜秽连荒径,更遣飘摇到敝衣。

白发渐生妻子笑,黄金欲尽故人稀。

只馀赋草为云气,山雨来时千丈飞。

(0)

秋蟾墓

六里离龙墓,迢迢兑脉长。

滇池分贵族,仙术费长房。

(0)

羌中风土诗·其二

少妇氐羌饰,重窑闺阁深。

插花丛绿鬓,解辫受荆簪。

傅溺杨妃粉,投鞋卓氏琴。

邻家闻夜哭,几处白头吟。

(0)

题海昌北城楼

东南佳气郁楼台,画栋霞连睥睨开。

吴越星分从槛出,江湖水合抱城回。

烟含万树天边尽,浪涌三山海外来。

此际临风瞻北极,五云深处是蓬莱。

(0)

杂忆平生诗友十四绝句·其九

情芽本易惹閒愁,剪翠雕红未肯休。

别体江湖成日下,西昆翻讶少风流。

(0)
诗词分类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诗人
蔡伸 柳贯 宋濂 吴伟业 晁冲之 李昴英 蒋春霖 霍韬 田锡 谭处端 刘黻 贾似道 文廷式 程垓 林旭 舒亶 张九龄 真德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