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校书秘省用秦玄峰寅丈韵呈三阁师·其一》
《校书秘省用秦玄峰寅丈韵呈三阁师·其一》全文
明 / 张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瑶光东壁照图书,红药翻阶柳覆渠。

秘府分披焚草后,上方宣赐报衙初。

芝函数拂神仙蠹,笔橐长联学士鱼。

自笑书淫堪吏隐,肯将衰病负三馀。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在秘省校书的场景,充满了文人雅趣与深沉的文化氛围。首句“瑶光东壁照图书”,以瑶光象征图书的珍贵与光芒,东壁则暗示了知识与智慧的所在,营造出一种神圣而庄严的学术环境。接着,“红药翻阶柳覆渠”描绘了一幅春日生机勃勃的景象,红花盛开,绿柳垂丝,映衬着书籍的繁多与知识的丰富,展现出文人的生活情趣。

“秘府分披焚草后,上方宣赐报衙初”两句,通过“秘府”这一古代官署的名称,形象地描述了校书工作的严谨与庄重,焚草后的整理工作与宣赐的仪式感,体现了文官制度的规范与尊崇。同时,“上方宣赐”也暗含了对权力与荣誉的向往与追求。

“芝函数拂神仙蠹,笔橐长联学士鱼”运用了比喻手法,将校书工作比作拂去仙蠹(蛀书虫)的芝兰之香,以及学士们联袂创作的景象,既表现了校书工作的神圣与重要,也展现了文人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最后,“自笑书淫堪吏隐,肯将衰病负三馀”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沉迷于书籍、享受隐逸生活的自嘲与满足,同时也流露出对时光流逝、年华老去的感慨,但依然坚持学问,不因衰老而放弃学习,体现了文人的高洁情操和对知识的热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明代文人在校书工作中所体现出的学术精神、生活情趣以及对时间的深刻感悟,是一首富有文化内涵和人文关怀的作品。

作者介绍
张萱

张萱
朝代:明

(1459—1527)明松江府上海人,字德晖,号颐拙。弘治十五年进士。官至湖广布政司参议,主粮储。立法禁处侵尅等积弊,忤巡抚意,遂引疾致仕。
猜你喜欢

浩啸

浩啸竹林间,来过湖水湾。

晚花馀色净,双鹤照衣閒。

用拙思深隐,时危惭独还。

狂歌聊自得,随意弄潺湲。

(0)

燕都张子言访山中

有客自高格,入山从我游。

衣裳上云色,几簟枕泉流。

嵇叔远世味,山公得酒俦。

柴门近湖水,还可到渔舟。

(0)

幽居杂兴十首·其九

小艇初移棹,摇摇进远风。

晴江献屿碧,老树消春红。

斗酒长吟处,百年无事中。

钓竿如在手,便好作渔翁。

(0)

首夏一日坐钱员外仕宏竹间小楼戏简

首夏鸣禽繁,晏坐竹间楼。

天风洒琳琅,碧云衣上流。

焚香了长日,短童具茶瓯。

枕簟对青山,顿觉五内幽。

地僻不受尘,主人更清修。

何当拜庞老,同入鹿门游。

(0)

田舍早春作

今辰初解冻,远望田苗稀。

日出会群情,鸟雀相喧飞。

村妇荷锄至,隔舍烟火微。

阿童三尺箠,驱羊散柴扉。

风来广郊陌,春事正依依。

(0)

九日期登大慈恩寺阁不果寄献吉

怅忆青莲宇,今朝黄菊开。

遥知远公笑,不见白衣来。

窈窕人天阁,峥嵘日月回。

山川纷楚望,城阙动秋哀。

岘首羊公石,淮阴戏马台。

风烟那可即,逸兴杳难裁。

强负登楼作,虚传落帽才。

此时遥独酌,念尔重悠哉。

(0)
诗词分类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诗人
祝廷华 唐桂芳 吴琏 蒲寿宬 李寄 张九成 阳枋 陈淳 杨芳灿 赵鼎臣 李吕 杨起元 毕仲游 张嗣纲 释元肇 孙绪 洪刍 陈霆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