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冰轮满,千丈玉盘浮。
广寒宫殿,西望湖海冷光流。
扫尽长空纤翳,散乱疏林清影,风露迫人愁。
徐步行歌去,危坐莫眠休。问孤蓬,缘底事,苦淹留。
倦游回首,向来云卧两星周。
此夜此生长好,明月明年何处,归兴在南州。
老境一伧父,异县四中秋。
万里冰轮满,千丈玉盘浮。
广寒宫殿,西望湖海冷光流。
扫尽长空纤翳,散乱疏林清影,风露迫人愁。
徐步行歌去,危坐莫眠休。问孤蓬,缘底事,苦淹留。
倦游回首,向来云卧两星周。
此夜此生长好,明月明年何处,归兴在南州。
老境一伧父,异县四中秋。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政治家张元干的作品,名为《水调歌头·其七》。从诗中可以感受到浓厚的秋意和作者的孤独愁绪。
开篇“万里冰轮满,千丈玉盘浮”两句描绘出一个壮丽的秋景,天边的云彩如同冰一般坚硬而辽阔,月亮如同玉盘悬挂在空中。这些意象传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之情。
紧接着“广寒宫殿,西望湖海冷光流”进一步渲染了秋夜的寂静与凉爽。这里的“广寒宫殿”可能是指一个宽敞而空旷的建筑,或许是作者心中的一种象征性的空间,而“西望湖海冷光流”则是对远方自然景观的眺望,透露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淡泊。
诗人在接下来的几句中展现了他对秋天特有的感受和情绪:“扫尽长空纤翳,散乱疏林清影,风露迫人愁。”这里,“扫尽长空纤翳”意味着秋风吹拂掉了天际的轻纱,而“散乱疏林清影”则是指树木间稀疏的枝叶投下清晰的影子。这些景象加上“风露迫人愁”,突显出作者在这宁静而又有些许寒冷的秋夜中所感受到的孤独与忧愁。
随后,“徐步行歌去,危坐莫眠休”表达了诗人不愿沉溺于烦恼之中的心境。他选择了缓慢地行走,唱着歌曲来抒发自己的情怀,并在“危坐”中保持警醒,不让自己陷入无尽的忧愁。
紧接着,“问孤蓬,缘底事,苦淹留。”诗人似乎在询问那些孤独生长的蓬草,它们为何会如此坚韧不拔地留在这个世界上。这里可以看出诗人的自我投射,他可能将自己比作这些蓬草,同样经历了许多苦难却仍旧坚持着。
最后,“倦游回首,向来云卧两星周。此夜此生长好,明月明年何处,归兴在南州。老境一伧父,异县四中秋。”诗人在疲惫之余回望往昔,感慨万千。他躺在云间的高处,与两颗星辰相伴,这份宁静与孤独似乎成为了他生命中的永恒主题。同时,他对未来的迷茫也表达了无奈——明年明月,又将何去?而“归兴在南州”则透露出一种对故土的思念。
诗中还提到了“老境一伧父,异县四中秋”,这可能是诗人对于自己年迈和流离失所的感慨,他不再拥有固定的家园,每逢中秋都在不同的地方度过。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以及对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世界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名山蕴灵躅,神宝丛仙班。
地以旷绝超,路缘险涩艰。
辇道绿萝合,神室白云闲。
昔契神既王,今陟力未悭。
高步升幽岨,侧耳聆潺暖。
孤赏莫与晤,幽寻谁共扳。
昔闻有熊帝,炼药于此间。
广成窈而冥,玉童清且娴。
鼎成龙忽去,一往不复还。
深宫闭紫苔,曲房凋朱颜。
得道轻黄屋,遗世守玄关。
极望鼎湖上,龙髯不可攀。
图何以椿,穆然孝思。图何以萱,乐此春禧。
维椿永思,维萱永禧。谁其寿母,令德攸宜。
维石蕴玉,山则瑞矣。维水孕珠,川则媚矣。
显允朱生,谁锡尔类矣。曰其有母,俾尔昌炽矣。
子炽而昌矣,母寿而康矣。芝函有烨,命服有章。
嘉纶孔彰,嶶音斯扬。显允朱生,寿母无疆。
犬马之私世所有,衔恩总缘豢养久。
死生之际义所难,胡然得之丧家狗。
吁嗟乎,白杨古冢空累累,不见声称及后来。
丰碑长傍一抔土,题以义犬何奇哉。
行如狗彘人羞比,留却芳名翻若此。
贫贱相随未足嘉,临难守死节堪与。
宿草荒阡掩秽骸,往来观者嗟未已。
君不见鹄苍昔日美徐宫,礼锡君王称狗垄。
又不见洛下传书慰陆机,亦留孤冢呼黄耳。
古之葬者若论功,今之葬者彰其义。
乾坤正气属斯人,平生恩爱与谁亲。
一朝反眼不相识,羞对前丘义犬坟。
通籍将二纪,阅世良已多。
拙宦乃若兹,造物当如何。
消息谅有时,无用辄自嗟。
渔樵任所适,谁遣谢薜萝。
既出勿复道,岁月匪虚过。
圣德方日新,有道如春和。
四方共拭目,跂足沾恩波。
众觉忧茅拔,大业岂蹉跎。
小臣堪就列,欣际涤烦苛。
太平占有象,休续五噫歌。
桑榆应未晚,宁烦逐日戈。
子奇须白首,方共表东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