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传闻出凤城,相思日日计行程。
怪来数日无消息,不见檐头喜鹊声。
五月传闻出凤城,相思日日计行程。
怪来数日无消息,不见檐头喜鹊声。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金幼孜所作的《候志仁不至》。诗中描绘了诗人等待友人志仁来访的场景,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生动的自然景象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与焦急期待。
首句“五月传闻出凤城”,以五月这个季节作为背景,暗示着友人从遥远的京城出发,即将抵达。凤城在这里象征着京城,既点明了友人的身份,也增添了诗的意境美。
次句“相思日日计行程”,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每日计算着友人的行程,可见其期待之切,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内心的焦虑与不安。
第三句“怪来数日无消息”,在前两句铺垫的基础上,诗人开始表达对友人迟迟未到的疑惑与不解。连续多日没有收到友人的任何消息,这种等待中的不确定性让诗人感到困惑。
最后一句“不见檐头喜鹊声”,以自然界的景象反衬内心的空落与失落。通常,喜鹊被视为吉祥的象征,其欢快的叫声能带来喜悦与希望。然而,在诗人等待友人期间,却听不到那熟悉的喜鹊声,这不仅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寂寞与失望,也暗示了友人可能遭遇了某种变故或延误。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自然景象的巧妙运用,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等待过程中的复杂心情,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雄文峙华嵩,高词灿星斗。
孝思古人齐,名出当时右。
少小怀经纶,志气颇自负。
束带入柏台,极力排奸丑。
谗言如青蝇,正立无所苟。
贬官宰阳山,万里困奔走。
松竹罗县斋,黄卷不离手。
地偏难蛮风,吏民归化诱。
至今数百年,流俗独淳厚。
山川发清奇,与公俱不朽。
我来拜遗像,肴蔬荐芳酒。
指石哦公诗,一洗胸中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