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薛仲止渔村杂诗十首·其三》
《和薛仲止渔村杂诗十首·其三》全文
宋 / 刘黻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老松瘦竹可相俦,稚发骎骎到白头。

世道已如寒日晚,惟消把酒赋三休。

(0)
翻译
老松与瘦竹可以相伴,年轻的头发迅速变白。
世道已经如同寒冷的夜晚,只剩下饮酒赋诗聊以自慰。
注释
老松:长寿的松树。
瘦竹:细长的竹子。
相俦:相伴,相随。
稚发:年轻的头发。
骎骎:形容迅速。
白头:指年老。
世道:世间的情况,时代。
寒日:寒冷的傍晚。
晚:晚年。
消:消磨,度过。
把酒:持杯饮酒。
赋三休:赋诗三次,或借酒消愁。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黻的作品,体现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情感寄托和对时世变迁的感慨。开篇“老松瘦竹可相俦”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古老的松树与细弱的竹子共同抵御岁月的侵蚀,形象地表达了坚韧不拔和友谊长存的主题。紧接着“稚发骎骎到白头”则展现了时间流逝带来的变化,从年轻时的活力到老年的苍白,这一生如白驹过隙,令人感叹。

第三句“世道已如寒日晚”通过自然景象比喻社会和时代的冷清与暮色,表达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状况的忧虑和失望。最后一句“惟消把酒赋三休”则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寄情于酒的生活态度,“三休”可能指的是古代的一种休息方式,或许也隐喻着诗人心中的放松与自我安慰。

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意境深远,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传达了诗人对于友情、时光流逝以及社会现实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刘黻

刘黻
朝代:宋

(1217—1276)温州乐清人,字声伯,号蒙川、质翁。少读于雁荡山僧寺,理宗淳祐十年试入太学。以上书忤执政,安置南安军。及还,复极言政治得失。以材署昭庆军节度掌书记,由学官试馆职。历监察御史,改正字,官至吏部尚书兼工部尚书、中书舍人。元兵陷临安,陈宜中谋拥二王,迎黻共政,行至罗浮病卒。有《蒙川遗稿》。
猜你喜欢

鹫峰丁东洞

一滴寒泉万古心,幽幽岩下弄清音。

何如唤起蛟龙蛰,散作苍生万国霖。

(0)

答何尉二首·其二

已分吾生老一邱,足山聊复伴英游。

中藏武库无人议,不但云间百尺楼。

(0)

脱窗间蜂有感二首·其二

爱物仁民不两途,吾心到处是工夫。

今夫天下为民牧,一日能全十命无。

(0)

晚泊白塔桥约幼望吉甫小酌前韵

风吹白浪十分晴,晚泊青溪二月春。

千里客心归最急,可无杯酒唤同人。

(0)

题壁

落日西风照楚关,断魂残魄吊衰颜。

自从鸿鹄分飞后,无复鸳鸯并枕间。

腕玉瘦宽金缕袖,鬓蝉慵掠翠云鬟。

秋天冬暮风雪寒,对镜懒把金蝉簇。

梦魂夜夜到君边,觉来寂寞鸳衾独。

此时行坐闲纱窗,忍泪含情眉黛蹙。

古人惜别日三秋,不知君去几多宿。

山高水阔三千里,名利使人复尔耳。

昔年曾拨伯牙弦,未遇知音莫怨天。

去年又奏相如赋,汉殿依前还不遇。

时人不知双字讹,平川倏忽风波起。

当时南宫报罢音,教妾沉吟杵中心。

为君滴下红粉泪,红罗帐里湿鸳衾。

愤愤调琴蝉鹊噪,默默吟诗怨桂林。

千调万拨不成曲,争奈胸中气相掬。

千思万想不成诗,心如死灰谁得知。

料得君心当此际,事国繁华闲田地。

朝朝暮暮望君归,日在东隅月在西。

碧落翩翩飞雁过,青山切切子规啼。

望尽一月复一月,不见音容寸肠结。

又闻君自河东来,夜夜不教红烛灭。

鸡鸣犬唳侧耳听,寂寂不闻车马声。

自此知君无定止,一片情怀冷如水。

既无黄耳寄家书,也合随时寄雁鱼。

日月逡巡又一年,何事归期竟杳然。

鲛绡裛遍相思泪,眉黛无心画远山。

(0)

句·其一

峭壁有云生怪石,晴空无雨洒飞泉。

(0)
诗词分类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诗人
金幼孜 郭谏臣 龚自珍 韩愈 王恽 舒岳祥 王翰 沈辽 陈师道 晁补之 李贺 陆龟蒙 胡寅 全祖望 程俱 米芾 陈镒 文彦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