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时王气映淮河,休道繁华逐逝波。
芳甸烟花春正好,画船箫鼓晚来多。
芙容两岸飞丹阁,菡萏中流写翠娥。
谁近酒家还夜泊,隔江重听后庭歌。
秦时王气映淮河,休道繁华逐逝波。
芳甸烟花春正好,画船箫鼓晚来多。
芙容两岸飞丹阁,菡萏中流写翠娥。
谁近酒家还夜泊,隔江重听后庭歌。
此诗描绘了秦淮河畔的繁华与美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首句“秦时王气映淮河”,点明了地点与历史背景,秦朝的王气笼罩在淮河之上,为整首诗奠定了历史与文化的基础。接着,“休道繁华逐逝波”一句,表达了对过往繁华不再的感慨,同时也暗示了对当下繁华景象的欣赏。
“芳甸烟花春正好,画船箫鼓晚来多”两句,描绘了春天里秦淮河畔的美丽景色和热闹场景,芳草萋萋,花团锦簇,画船游弋,箫鼓声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接下来,“芙容两岸飞丹阁,菡萏中流写翠娥”两句,进一步展现了河岸两侧的建筑之美与自然之韵,红艳的芙容花与翠绿的荷花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色彩斑斓的画卷。
最后,“谁近酒家还夜泊,隔江重听后庭歌”两句,通过一个夜晚停泊在江边的情景,引出了对历史文化的追忆。酒家的歌声在江面回荡,仿佛穿越时空,让人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绵延。整首诗通过对秦淮河畔景物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历史文化的深情回顾,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与对历史文化的敬畏之情。
集议既告成,冶盦儗凡例。
设局当夏初,纪年辛未岁。
夔若助校刊,孙宜掌会计。
半价售全书,钜款出后裔。
成书分后先,办事有次第。
决策然后行,于事罔不济。
讵至秋冬间,翰五忽长逝。
失兹柱石人,茫茫更谁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