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柳隔重扃。送过秋千笑语声。
檐鹊也嗔人起晚,天晴。孤负东风趁踏青。
细细砑红绫。小字相思写不成。
心上可人云样远,寒盟。只恐恩情薄似云。
花柳隔重扃。送过秋千笑语声。
檐鹊也嗔人起晚,天晴。孤负东风趁踏青。
细细砑红绫。小字相思写不成。
心上可人云样远,寒盟。只恐恩情薄似云。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朱埴的《南乡子》,是一首采用五言绝句形式创作的情感寄托之作。诗中通过对春日里花柳、秋千等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逝去时光和淡薄恩情的怀念与忧虑。
“花柳隔重扃”一句,以花柳作为隐喻,暗示了一种隔绝和难以触及的情感状态。"送过秋千笑语声"则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一种回忆,秋千即秋日的游乐之情,笑语声表现了当时的欢愉与无忧。
接下来的“檐鹊也嗔人起晚,天晴”一句中,檐鹊(屋檐上的麻雀)嗔人起晚,寓意着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匆忙,而“天晴”则是对比之下的一种无奈和接受。
"孤负东风趁踏青"表达了诗人在春日里独自行走的情景,“细细砑红绫”中,细细的砑(一种织物)和红色的绫(丝线),可能是对某种手工艺品的描写,也可能隐喻着对美好事物的精心呵护。
"小字相思写不成"则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之复杂,虽然想要通过书写来表达自己的思念,但却又觉得文字不足以表达这种情感的深度和广度。
最后,“心上可人云样远,寒盟。只恐恩情薄似云”一句中,将心中的那个人比喻为遥远的云,而“寒盟”则是对往昔誓言的一种回忆与怀念。“只恐恩情薄似云”则直接表达了对于淡薄恩情的担忧,生怕这种关系如同轻薄的云彩,一阵风就可能散去。
整首诗通过春日花柳、秋千笑语声等意象,以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笔触,展现了一种对逝去时光的怀念,以及对于人间情感脆弱性的深刻体察。
雷车推翻电车折,龙鬣劳劳滴清血。
羲和愁抱赤乌眠,阳侯怒蹴秋潢裂。
风寒田火夜不明,桔槔椎鼓声彭彭。
家家救田如救死,处处防陇如防城。
丁男冻馁弱女泣,今岁催苗如火急。
一家命寄一田中,何敢辞劳叹沾湿。
四山湓涌地轴浮,潮声半夜移桃州。
千家井邑类飘叶,啾啾赤子生鱼头。
大田积沙高数尺,南陌东阡了难识。
死者沉湘魂莫招,生者无家归不得。
呼天不闻地不知,县官不恤将告谁。
与其饥死在沟壑,不若漂死随蛟螭。
何人发廪讲荒政,笺天急救生民命。
拯溺谁无孟氏心,裹饭空怜子桑病。
恭惟在位皆圣贤,等闲鍊石能补天。
转移风俗在俄顷,不歌苦雨歌丰年。
《甲戌八月武康安吉水祸甚惨人畜田庐漂没殆尽赋苦雨行以纪一时之实》【宋·周密】雷车推翻电车折,龙鬣劳劳滴清血。羲和愁抱赤乌眠,阳侯怒蹴秋潢裂。风寒田火夜不明,桔槔椎鼓声彭彭。家家救田如救死,处处防陇如防城。丁男冻馁弱女泣,今岁催苗如火急。一家命寄一田中,何敢辞劳叹沾湿。四山湓涌地轴浮,潮声半夜移桃州。千家井邑类飘叶,啾啾赤子生鱼头。大田积沙高数尺,南陌东阡了难识。死者沉湘魂莫招,生者无家归不得。呼天不闻地不知,县官不恤将告谁。与其饥死在沟壑,不若漂死随蛟螭。何人发廪讲荒政,笺天急救生民命。拯溺谁无孟氏心,裹饭空怜子桑病。恭惟在位皆圣贤,等闲鍊石能补天。转移风俗在俄顷,不歌苦雨歌丰年。
https://shici.929r.com/shici/3zyM8vvq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