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啸猿啼月满天,山僧宴坐正安禅。
不知只履归何处,尚有庵岩名字传。
虎啸猿啼月满天,山僧宴坐正安禅。
不知只履归何处,尚有庵岩名字传。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深远的禅宗景象。首句“虎啸猿啼月满天”,以虎啸猿啼衬托出夜色的深沉与宁静,月光洒满天空,营造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氛围。接着,“山僧宴坐正安禅”,点明了诗的主题——禅修。山中的僧人静坐于庵岩之中,进行冥想与修行,与自然和谐共处,达到了内心的平静与安宁。
后两句“不知只履归何处,尚有庵岩名字传”,则引出了对禅宗历史人物的追思。只履,是传说中达摩祖师东渡后留下的一只木履,象征着他的智慧与精神的传承。这里借“只履”之名,表达了对禅宗先贤的敬仰与怀念,同时也暗示了禅宗精神的不朽与流传。庵岩的名字虽已传扬,但其背后的禅意与智慧却如同那满天的月光,照亮了后世修行者的心灵之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景物描写和对禅宗历史的遥想,展现了禅宗修行的意境与精神追求,以及对先贤智慧的敬仰与传承。
倚西风、招鸿送燕,年华今已如客。
青奴一饷贪凉梦,昨夜酒红无力。
愁似织。
听鸣叶寒蝉,话到情无极。
舞衣春入。
叹带眼偷移,琴心不断,襟袖旧时窄。
红尘陌。
谁寄佳人消息。
任他珠网瑶瑟。
金钗两鬓霓裳曲,总是浪歌闲拍。
长夜笛。
且慢析轻匀,留醉酒垆侧。
烟青雾白。
望残照关河,睛云楼阁,何处是秋色。
一雁斜阳,乱蛩衰草,天净秋远。
独立西风,星星鬓影,疑被蕖霜染。
蹇修何处,秋深湘水,隐约数峰青浅。
想而今,亭亭皓月,共谁倚阑凄惋。
瑶箱翠袭,玉奁芸剪,暗里泪花偷溅。
一日思量,十年瘦削,春色回眸减。
雕鸾好在,文箫重许,罍酒试香庭苑。
正销魂,余霞散碧,暮鸦数点。
金飙吹净人间暑。
连朝弄凉新雨。
万宝功成,无人解得,秋入天机深处。
闲中自数。
几心酌乾坤,手斟霜露。
护了山河,共看元影在银兔。
而今神仙正好,向青空觅个,冲澹襟字。
帝念群生,如何便肯,从我乘风归去。
夷游洞府。
把月杼云机,教他儿女。
水逸山明,此情天付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