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久付一毫端,异县追随得自宽。
声入浦云歌扇丽,影浮江月酒樽寒。
黄花窈窕且经眼,白发萧条初映冠。
共倚樯竿伫归雁,西风袅袅露漙漙。
百年久付一毫端,异县追随得自宽。
声入浦云歌扇丽,影浮江月酒樽寒。
黄花窈窕且经眼,白发萧条初映冠。
共倚樯竿伫归雁,西风袅袅露漙漙。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在船上的宴会,诗人与朋友们共同享受着自然之美,同时也流露出对时光易逝的感慨。开篇“百年久付一毫端”表达了时间流逝、生命短暂的哲理,而“异县追随得自宽”则显示出诗人对于远离家乡、在外漂泊的无奈与释然。
中间两句“声入浦云歌扇丽,影浮江月酒樽寒”生动地描绘了宴会的情景。朋友们的声音融入了云端,就像是在用美丽的扇子进行着舞蹈;他们的身影倒映在江面之上,恍如隔世,而手中的酒樽则透露出一丝凉意,给热闹的宴会增添了一抹宁静。
“黄花窈窕且经眼”可能是在描述秋天的景象,其中“黄花”指的是菊花,这里可能是用来比喻岁月的流逝。而“白发萧条初映冠”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易逝、自己年华老去的感慨。
最后两句“共倚樯竿伫归雁,西风袅袅露漙漙”描绘了一种淡定与超脱。诗人与朋友们一起靠在船舷上,看着大雁归飞,这是一幅秋天的画面。同时,西风轻拂,带来了细雨,给宴会增添了一份凉爽和清新。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文学功底,更透露出他对人生、自然与友情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槁木形骸,浮云身世,一年两到京华。
又还乘兴,闲看洛阳花。
闻道革呈红最好,春归后、终委泥沙。
忘言处,花开花谢,不似我生涯。
年华。
留不住,饥餐困寝,触处为家。
这一轮明月,本自无瑕。
随分冬裘夏葛,都不会、赤水黄芽。
谁知我,春风一拐,谈笑有丹砂。
扰扰匆匆,红尘满袖,自然心在溪山。
寻思百计,真个不如闲。
浮世纷华梦影,嚣尘路、来往循环。
江湖手,长安障日,何似把鱼竿。
盘旋。
那忍去,他帮纵好,终异乡关。
向七峰回首,清泪班班。
西望烟波万里,扁舟去、何日东还。
分携处,相期痛饮,莫放酒杯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