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寺依溪曲,长桥接柳堤。
俗人忙不入,孤客自安栖。
懒散今成性,烟云尽入题。
邻居有农父,时与话耕犁。
野寺依溪曲,长桥接柳堤。
俗人忙不入,孤客自安栖。
懒散今成性,烟云尽入题。
邻居有农父,时与话耕犁。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闲适的乡村画面。"野寺依溪曲"写出了寺庙坐落在溪流弯曲处的偏远位置,环境清幽。"长桥接柳堤"则进一步描绘了桥梁连接着两岸绿柳环绕的堤岸,景色宜人。诗人强调"俗人忙不入",暗示这里远离尘世的喧嚣,只有孤独的旅人能在此找到安宁的栖息地。
"懒散今成性"表达了诗人对这种悠闲生活的喜爱和接纳,他已习惯于这种慵懒闲散的生活方式。"烟云尽入题"则将自然景色与诗人的内心世界融合,烟云成为他诗歌创作的灵感源泉。最后,"邻居有农夫,时与话耕犁"展现了诗人与淳朴村民的交往,他们共同的话题是农事劳作,体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亲近和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野寺庙的静谧生活,流露出诗人对简朴生活的满足和对自然的深深热爱。
南枝向暖。
乍秀出庾岭,梅英初吐。
玉颊轻匀,琼腮微抹,姑射冰容相许。
几回立马凝伫,影映寒光霜妒。
□尽占,在百花头上,严冬独步。
芳华春意早,昨夜一番,雪里开无数。
万蕊千梢,铅堆粉污,总是化工偏赋。
月明暗香浮动,休使龙吟声苦。
且留取。
待时时,频倚阑干重顾。
腊残春未。
正候馆梅开,墙阴雪里。
冷艳凝寒,孤根回暖,昨夜一枝春至。
素苞暗香浮动,别有风流标致。
谢池月,最相宜,疏影横斜临水。
谁为。
传驿骑。
陇上故人,不见今千里。
寄与东君,徒教知人,别後岁寒清意。
乱山万叠何在,但有飞云天际。
故园好,早归来,休恋繁桃秾李。
霜凝雪沍,正斗标临丑,三阳将近。
万木凋零,群芳消歇,禁苑有梅初盛。
异香似薰沈水,素色瑞如玉莹。
人尽道,第一番,天遣先占春信。
标韵。
尤耿耿。
月观水亭,谁解怜疏影。
何逊扬州,拾遗东阁,一见便生清兴。
望林止渴功就,不数夭桃繁杏。
岁寒意,看结成秀子,归调商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