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载长安逼岁除,于今情味较迂疏。
童心只喜年光换,壮志偏惊岁月虚。
渐沥声催残腊雪,氤氲香绕紫宸居。
趋庭叨得天厨味,又拜新恩出直庐。
十载长安逼岁除,于今情味较迂疏。
童心只喜年光换,壮志偏惊岁月虚。
渐沥声催残腊雪,氤氲香绕紫宸居。
趋庭叨得天厨味,又拜新恩出直庐。
这首清代诗人励廷仪的《除夕》描绘了诗人十年来在京城长安度过的新旧更替之感。首句“十载长安逼岁除”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十年光阴转瞬即逝,临近除夕,心情似乎也变得更为复杂。第二句“于今情味较迂疏”暗示了诗人对过去与现在的对比,情感体验不如以往直接。
接下来,“童心只喜年光换”流露出诗人孩童般的期待,新年到来象征着新的开始,他内心充满喜悦。然而,“壮志偏惊岁月虚”又透露出壮志未酬的遗憾,感叹岁月匆匆,壮志难酬。诗人通过“渐沥声催残腊雪”描绘了岁末的景象,残雪被滴水声催促消融,寓意旧岁的结束。
“氤氲香绕紫宸居”则转向了对宫廷生活的描绘,紫宸居代指皇宫,香气缭绕,营造出一种庄重而温馨的氛围。最后两句“趋庭叨得天厨味,又拜新恩出直庐”表达了诗人得到宫廷恩赐,享受天厨美味,以及在除夕夜出值后接受新恩的荣幸。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除夕为背景,融合了个人情感与宫廷生活的点滴,展现了诗人对岁月流转、人生境遇的深沉思考。
子长有游癖,访古来林坰。
不到馀十年,历历记所经。
岂惟物推移,抑亦人飘零。
忧来欲谁语,一醉将忘形。
我鬓非垂杨,安得长青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