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萧华发满头生,深远蓬门倦送迎。
独喜冥心无外慕,自怜知命不求荣。
闲情欲赋思陶令,卧病和人问马卿。
林下贫居甘困守,尽教城市不知名。
萧萧华发满头生,深远蓬门倦送迎。
独喜冥心无外慕,自怜知命不求荣。
闲情欲赋思陶令,卧病和人问马卿。
林下贫居甘困守,尽教城市不知名。
这是一首表达诗人淡泊明志、乐于隐居的生活态度的诗作。开篇“萧萧华发满头生”描绘了诗人悠然自得的状态,头发如同花朵一般蓬勃,象征着一种自然而然的美好生活。紧接着,“深远蓬门倦送迎”则透露出诗人对尘世纷争的一种疲惫和排斥之情。
中间两句“独喜冥心无外慕,自怜知命不求荣”表达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他只喜爱那种超然物外的心境,不再追求外在的名利。同时,对自己的人生轨迹有着清醒的认识,不再追求浮华的荣耀。
“闲情欲赋思陶令,卧病和人问马卿”两句则展现了诗人的文学抱负和对朋友的关心。在闲适的情绪中,他想着要去创作类似陶渊明那样的作品,同时在病中也不忘询问友人马卿的情况。
最后,“林下贫居甘困守,尽教城市不知名”则是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和享受。他乐于在林间的贫寒住所中安贫乐道,不愿意让世人知道自己的名字,这是一种超脱尘俗、追求心灵自由的生活态度。
九月菊偏与秋霜宜,六月不受炎暑欺。
秋霜似同君子操,岁寒相遇长相好。
暑不与贞士谋,杨燥怒煌如相仇。
要之二菊所遭有难易,夏居其难秋若居其易。
君不见当年秦焰焦中州,儒坛处处同荒丘。
独余商山老人在,高卧林泉节不改。
平生不识咸阳门,晚随币聘来汉京。
欲兴诗书谈王道,再使风俗还归治古淳。
我评此花似此老,傲暑凌寒无不可。
种之阶庭今几年,我自识花花识我。
粤从夏五开敷到残秋,更与黄花为辈俦。
嗟哉黄花非辈俦,老行难逐少年游。
此菊当为菊中第一流。
凭高快醉目。
翠拂遥峰相对簇。
千丈涟漪泻谷。
爱溶漾坠红,染波芬馥。
何人笑掬。
想温泉、初卸绡彀。
春风荡,六宫丽质,那日赐汤沐。
双浴。
绣凫飘逐。
恍记展、江南数福。
而今鬓边渐鹄。
阮洞音稀,懒访仙躅。
紧船桥畔宿。
听静夜、冷冷奏曲。
长安远,渭流香腻,暗忆晓鬟绿。
宇宙邮亭耳,游子问舟归。
滩上滩下,转柁欲速□□迟。
安得泛河一叶,寻见江南归处,多只是旬馀。
此身无地著,惊浪湿征衣。
独张翰,见风起,早知机。
谁把乘舟,偏重良策济明时。
夷岛人烟相接,恰在永嘉上浦,猛忆浩然诗。
乡闾万馀里,失路一相悲。
沆瀣金茎露,清洁玉壶冰。
分明昨夜,光见南极老人星。
山甫秀钟松岳,傅说上符箕尾,造物为时生。
一代词科伯,飞上到蓬瀛。
紫薇天,丹禁地,掌丝纶。
盘洲益国。
个样人物只三人。
辞却翰林风月,故就湖湘霖雨,天下共为春,试看玉堂□,太半秉洪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