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右皆跳岑,孤峰挺然起。
因思缥缈称,乃在虚无里。
清晨跻磴道,便是孱颜始。
据石即更歌,遇泉还徙倚。
花奇忽如荐,树曲浑成几。
乐静烟霭知,忘机猿狖喜。
频攀峻过斗,末造平如砥。
举首阂青冥,回眸聊下视。
高帆大于鸟,广墠才类蚁。
就此微茫中,争先未尝已。
葛洪话刚气,去地四千里。
苟能乘之游,止若道路耳。
吾将自峰顶,便可朝帝扆。
尽欲活群生,不唯私一己。
超骑明月蜍,复弄华星蕊。
却下蓬莱巅,重窥清浅水。
身为大块客,自号天随子。
他日向华阳,敲云问名氏。
左右皆跳岑,孤峰挺然起。
因思缥缈称,乃在虚无里。
清晨跻磴道,便是孱颜始。
据石即更歌,遇泉还徙倚。
花奇忽如荐,树曲浑成几。
乐静烟霭知,忘机猿狖喜。
频攀峻过斗,末造平如砥。
举首阂青冥,回眸聊下视。
高帆大于鸟,广墠才类蚁。
就此微茫中,争先未尝已。
葛洪话刚气,去地四千里。
苟能乘之游,止若道路耳。
吾将自峰顶,便可朝帝扆。
尽欲活群生,不唯私一己。
超骑明月蜍,复弄华星蕊。
却下蓬莱巅,重窥清浅水。
身为大块客,自号天随子。
他日向华阳,敲云问名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仙境般的山水景色,充满了超脱尘世、追求自由精神的意境。诗人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述,表达了一种高洁脱俗的生活态度和对道家修炼飞升的向往。
“左右皆跳岑,孤峰挺然起。”一开篇就描绘出一幅雄伟的山峦图景,岑山如同活物般跃动,而那孤立的高峰却又显得格外坚挺,似乎在诉说着一种不屈不挠的生命力。
“因思缥缈称,因思乃在虚无里。”诗人在这景色中沉思,感慨万千,却又觉得这种思考本身就如同虚幻,无从把握。这既表达了对尘世事物难以捉摸的感慨,也反映出诗人内心对于超脱尘俗的渴望。
“清晨跻磴道,便是孱颜始。”早晨时分,踏上石阶之路,恰如初生之物一般纯净无瑕。这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也象征着诗人对于精神世界的追求和重视内心的纯洁。
“据石即更歌,遇泉还徙倚。”诗人在山中漫步,不时停下脚步靠坐于岩石之上,高声歌唱;又遇到清澈的泉水,便又倚坐其旁。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享受,更是心灵的洗礼与放松。
“花奇忽如荐,树曲浑成几。”山中花朵奇异而美丽,如同人间佳肴般令人向往;树木弯曲,宛如精巧的工艺品。这两句诗通过对比的手法,强化了自然景物之美。
“乐静烟霭知,忘机猿狖喜。”在这宁静的山中,诗人感受到了被世俗纷争隔绝的快乐,这种快乐如同轻烟般缭绕心间,使他忘却了尘世间的烦恼,如同猿狖一般跳跃欢喜。
“频攀峻过斗,末造平如砥。”诗人不畏艰险,多次攀爬高峰,其巅之陡峭如同天斗,最后却化作平坦如砥石。这既是对自然力量的赞美,也是对个人意志力的颂歌。
“举首阂青冥,回眸聊下视。”诗人抬头望向那无垠的苍穹之上,再低头时,却只是一瞥而过那些尘世间的小事。这两句诗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心态。
“高帆大于鸟,广墠才类蚁。”这里的“高帆”比喻诗人心中的远大志向,如同高耸入云的大帆;而“广墠”则象征着广阔无垠的胸怀,就如同地面上忙碌的小昆虫一般。
“就此微茫中,争先未尝已。”诗人在这茫茫人世中,虽身处纷扰,却始终保持着超脱的心态,不与世俗之争相争,这种境界是他从未有过的新鲜体验。
“葛洪话刚气,去地四千里。”诗中提到道教仙人葛洪,他的话语充满了刚强不屈的气节,如同离开尘世一般遥远。这句诗不仅是对葛洪个性的描写,也象征着诗人对于超凡脱俗境界的向往。
“苟能乘之游,止若道路耳。”如果能够驾驭这种刚强不屈的气节去修炼飞升,那么所面临的不过是一条普通的道路。这两句诗通过对比的手法,表达了对于道家修炼的渴望。
“吾将自峰顶,便可朝帝扆。”诗人宣言要从山巅之巅一跃而起,就能直抵神明之所,这不仅是身体上的攀登,更是一种精神层面的飞升。
“尽欲活群生,不唯私一己。”这句话表达了诗人的一种博爱心态,他的修炼飞升并非只为了个人,而是希望能够拯救所有生命,达到一种普度众生的境界。
“超骑明月蜍,复弄华星蕊。”诗人在这里描绘了一幅仙境图景,他骑乘着明月之中的一种神异生物,又在玩弄那些如同华丽星辰的精妙之物。这两句诗通过对自然美景和超自然事物的描写,强化了诗中仙境般的意境。
“却下蓬莱巅,重窥清浅水。”蓬莱山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仙山,诗人在这里表达了一种降临凡尘之后,再次观察和体验世间万物的心态。这里的“清浅水”象征着对世界的深刻洞察与纯净无瑕的精神状态。
“身为大块客,自号天随子。”诗人将自己比作宇宙间的一位旅者,自称“天随子”,这不仅表达了他对于自然法则的顺应,也反映出一种超越尘世、与宇宙合一的生命态度。
最后,“他日向华阳,敲云问名氏。”诗人在未来的某一天,将会向着华阳之地前行,他敲击着云层,询问那些仙界中的人物。这两句诗是对未来的一种展望,也是对于超脱尘世、追求永恒生命的渴望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