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绛都春》
《绛都春》全文
清 / 杨葆光   形式: 词  词牌: 绛都春

京华逸史。判妍丑笔端,阳秋皮里。

北里教坊,旧志荒芜都难比。余霞况更无边丽。

抵多少、西昆诗体。倘千年后,流连菊部,耐人寻味。

渐渍。香痕点点,叹容易泯没,细追前事。

磈礧借浇,诉尽才人牢愁意。三年不灭怀中字。

论风格、应无余子。后人如解怜才,料应悟此。

(0)
鉴赏

这首《绛都春》是清代诗人杨葆光的作品,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文人墨客在历史长河中的命运与情感。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将个人的才情与时代的变迁巧妙融合,展现了深沉的历史感和对文人命运的感慨。

“判妍丑笔端,阳秋皮里”,开篇即揭示了评判人物美丑的标准,如同历史的镜子,映照出人性的善恶。这里的“阳秋”指的是《春秋》,古代史书的典范,常用来指历史的记载与评价。

“北里教坊,旧志荒芜都难比”,通过对比昔日繁华的教坊与如今的荒芜,暗示了历史的变迁与文化的衰落。北里教坊曾是文人雅士聚会之地,如今却难以与往昔相提并论,表达了对文化传承断裂的忧虑。

“余霞况更无边丽”,以余霞的美丽比喻美好的往事,强调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同时,“无边丽”也暗示了美好事物的短暂与易逝。

“抵多少、西昆诗体”,提到西昆体,这是宋初的一种诗歌风格,以华丽的辞藻和对偶的句式著称。这里将当前的文风与西昆体相比,既是对传统文学的致敬,也是对现代文风的一种反思。

“香痕点点,叹容易泯没”,香痕在这里象征着文人的才华与作品,感叹它们容易被遗忘,表达了对文人命运多舛的同情。

“三年不灭怀中字”,“怀中字”可能指的是内心深处的想法或未完成的作品,强调了对这些珍贵思想的珍视与保护。

“后人如解怜才,料应悟此”,最后,诗人寄希望于后人能理解并珍惜文人的才华与贡献,体现了对未来的期待与呼唤。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文化、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时代变迁的敏锐洞察和对文人精神的深情礼赞。

作者介绍

杨葆光
朝代:清

(1830—1912)江苏娄县人,字古酝,号苏盦,又号红豆词人。诸生。同治间,居保定莲池书院,与修《畿辅通志》。光绪间官浙江景宁知县。骈散文诗词均有名。有《苏盦集》。
猜你喜欢

背面美人二首·其二

钗亸乌云鬓欲蓬,回身环佩响丁东。

背人不是无情思,自古红颜畏画工。

(0)

上谷歌八首上楚中丞·其一

貔貅十万阵堂堂,自古安危系朔方。

东下鼓鼙连碣石,西来亭障是河隍。

分兵久戍劳充国,借箸前筹赖子房。

闻道暂留诸部落,拔营今已遁遐荒。

(0)

馆试秋夜闻砧

萧瑟秋风散晚凉,谁家清夜捣衣裳。

丁丁遥应疏钟响,数数还如落叶忙。

明月有情留小院,征鸿无数挟轻霜。

不堪客梦湘云远,独对寒灯思渺茫。

(0)

莫春朝陵西游次张石川韵十首·其三

隧道前头御路平,春来雨露不胜情。

路人曾见官家过,翠幔红妆逐辇行。

(0)

秋穫喜晴

农事初成乐事繁。即看云水接平原。

巾车道上黄迷垄,社鼓声中绿满尊。

十里断霞明雁鹜,半林斜照散鸡豚。

丰年有愿缘忧国,击壤今闻到处村。

(0)

铙歌鼓吹曲二十二首.伯益一章十句·其二十一

伯益虞有虞。智周百物,禽用三驱。

无为而治永终誉。皇帝孔武徒手搏彫虎。

去其爪以蹲俯。腓皇于后寔率舞。

荷皇之勇骇万人。山川宁,鸟兽驯。

(0)
诗词分类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诗人
周弼 施枢 夏原吉 黄镇成 林同 王铚 朱同 沈谦 高旭 许棠 刘才邵 王逢 释普度 蒋敦复 钱时 薛嵎 谢元汴 释惟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