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九日雨中》
《九日雨中》全文
唐 / 徐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茱萸房重雨霏微,去国逢秋此恨稀。

目极暂登台上望,心遥长向梦中归。

荼蘼路远愁霜早,兄弟乡遥羡雁飞。

唯有多情一枝菊,满杯颜色自依依。

(0)
翻译
茱萸丛中细雨蒙蒙,离别故土秋意更浓。
极目远眺台上景,心却常在梦中回故乡。
路边荼蘼受寒霜侵扰,身处异地只能羡慕雁南飞。
只有那枝深情的菊花,满杯酒色独自黯然神伤。
注释
茱萸:一种植物,古人常在重阳节佩戴以避邪。
房重:密集。
雨霏微:小雨纷飞。
去国:离开国家,指远离家乡。
恨稀:离别的愁绪。
目极:极目远望。
暂:暂时。
台上:高台或楼台。
心遥:心系远方。
梦中归:在梦中回到故乡。
荼蘼:花名,春季开花,象征衰败。
路远:路途遥远。
愁霜早:因早霜而忧虑。
乡遥:远方的家乡。
羡雁飞:羡慕大雁能自由飞翔。
多情:深情的。
一枝菊:一枝菊花。
颜色:色彩。
自依依:独自黯然。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秋的寂寞与怀念之情。"茱萸房重雨霏微,去国逢秋此恨稀"中的"茱萸房"指的是用茱萸草覆盖的房屋,这里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在深秋季节中所感受到的凄凉和寂寞。"重雨霏微"则是对外部环境的描写,细雨绵绵,不断地滋润着大地,但同时也增添了诗人的愁绪。

"去国逢秋此恨稀"表达了诗人远离家乡,在异乡经历深秋时所产生的情感。这里的"此恨稀",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哀伤,虽然这种情感不常见,但在这特定的环境和心境中,却变得尤为强烈。

"目极暂登台上望,心遥长向梦中归"则是诗人表达自己对于家乡的渴望。尽管肉眼所及之处只能是远眺,但心灵却能够在梦中回到那片故土,这种对家的思念和渴望,是诗人内心深处的真实写照。

接下来的"荼蘼路远愁霜早,兄弟乡遥羡雁飞"中的"荼蘼路远"形容了归途的遥远,而"愁霜早"则是诗人对于天气变冷所产生的情感。这里的"兄弟乡遥羡雁飞"表达了对亲人或旧友的思念,希望能够像大雁一样,自由地飞向心中的那个方向。

最后一句"唯有多情一枝菊,满杯颜色自依依",则是诗人在寂寞中找到的一丝慰藉。在这充满了深秋哀愁的时节,只有一朵多情的菊花和酒杯中的美丽颜色,能够陪伴着他,让他的心灵得到一些安慰。"依依"一词,不仅形容了菊花的姿态,也隐喻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依恋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绘和内心感受的深刻表达,展现了诗人在秋天远离家乡时所产生的情感波动,以及他对于美好事物的依恋之情。

作者介绍
徐铉

徐铉
朝代:唐   字:鼎臣   号:称“二徐”;又与韩熙载齐名   籍贯:广陵(今江苏扬州)   生辰:916年—991年

徐铉(916年—991年)南唐,北宋初年文学家、书法家。字鼎臣,广陵(今江苏扬州)人。历官五代吴校书郎、南唐知制诰、翰林学士、吏部尚书,后随李煜归宋,官至散骑常侍,世称徐骑省。淳化初因事贬静难军行军司马。曾受诏与句中正等校定《说文解字》。工于书,好李斯小篆。与弟徐锴有文名,号称“二徐”;又与韩熙载齐名,江东谓之“韩徐”。 
猜你喜欢

寄何氏兄弟·其一

病语无心复惜秦,护持白业五台宾。

往时赤壁好风月,俱助两郎诗句新。

(0)

寄郑禹功魏虞卿·其一

杖藜徐步倚柴扉,园柳青青马尾垂。

日暖游丝萦落絮,黄鹂衔得上高枝。

(0)

哭尚书墓·其二

种竹当年语尚新,藏山万卷总成尘。

牙签知落谁家去,往事凄凉欲损神。

(0)

次李仪中韵送杲上人归龙安

不作郊原雉应媒,心随山色翠成堆。

翩然一钵自归去,有意杖藜还复来。

(0)

夜坐兼戏环上人·其三

落木霜猿到耳,风高候雁横空。

觅句深凭料理,解围俄听晨钟。

(0)

苦雨

陵陂麦熟晚云黄,妇姑当穫相扶将。

溪山作雨水漂屦,芝菌对床蜗篆梁。

宴坐翻疑谷帘下,梦回恐在漏天旁。

何时晴岚来入户,撩我浩歌倾一觞。

(0)
诗词分类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魏禧 冯梦祯 陈抟 王居安 陈寿祺 甄龙友 归子慕 刘泾 载湉 支遁 张协 蔡元定 冯延登 杨师道 刘桢 张维屏 皇甫松 刘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