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堤杨柳发,忆与故人期。
草木本无意,荣枯自有时。
山阴定远近,江上日相思。
不及兰亭会,空吟祓禊诗。
春堤杨柳发,忆与故人期。
草木本无意,荣枯自有时。
山阴定远近,江上日相思。
不及兰亭会,空吟祓禊诗。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作品,名为《江上寄山阴崔少府国辅》。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表达对远方亲友思念之情的诗歌。
首句“春堤杨柳发”,描绘了早春时节,堤岸上的杨柳开始萌发,生机勃勃的景象,同时也是作者心中思念之情的外化。这里的“堤”指的是河堤或湖堤,“杨柳发”则是指新生的杨柳枝条。
接着,“忆与故人期”,表达了诗人对往昔好友的怀念,似乎有约定而未能实现的情感。这个“期”字充满了无奈和渴望。
第三句“草木本无意,荣枯自有时”,从自然界中寻找安慰,用哲理性的语言表达了一种宿命论的观点,即万物皆有其自然发展的规律,不受人的意志所左右。这里的“草木”象征着简单而又平凡的事物,“荣枯”则代表了生长与凋零的循环。
第四句“山阴定远近,江上日相思”,诗人站在江边,望向山阴,感受着距离带来的相思之苦。这里的“山阴”指的是山的背阴处,“定远近”则是通过心中估量与亲友之间的距离,强调了相思之情的深重。
最后两句“不及兰亭会,空吟祓禊诗”,表达了诗人无法参加兰亭雅集,只能独自吟诵古代祭祀时所用的《祓禊诗》,以此寄托自己的孤寂与渴望。这里的“不及”表示未能参与,“兰亭会”指的是历史上著名的文学盛宴,如王羲之在兰亭举行的雅集,而“空吟”则是独自吟咏。
整首诗通过春天杨柳萌发,自然界草木荣枯,山阴江上的景象,以及无法参与盛会、只能吟诵古诗的孤寂情怀,表达了诗人对亲友的深切思念和内心的孤独感。
芸芸天壤间,物物自终始。
阴阳司屈伸,雨露发膏泚。
穷探造化妙,学道当没齿。
忆昨效前脩,老屋坐荒址。
诚能不汝画,么么变奇伟。
华发已侵寻,兰台方小史。
补报无尺寸,追思负甘旨。
胡为俗累深,不得宦情已。
涉世相推移,因人具条理。
堂堂颜使君,端为苍生起。
东瓯素凋瘵,宿弊要全洗。
守宰如星分,妖红连俗紫。
己听下车谣,清强新直指。
岩岩金华峰,湛湛谷溪水。
吾道增光辉,霁景照纨绮。
古今谁并驾,避路行且止。
簿书日奔忙,愧我徒为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