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将明星贴天宇,州国宫垣象官府。
更将四七随天旋,常以昏中殷四序。
迢迢河汉冲秋旻,前有苍龙履玄武。
牵牛正向西南来,左右两旗北河鼓。
鼓星之侧为天桴,鼓上三星为织女。
何年人号天女孙,便把牛郎拟夫妇。
不知此是天关梁,河汉之津有常度。
晦明伏见莫非教,肯为文人给嘲侮。
班曹庾谢犹讆言,世上儿曹更堪数。
临风三诵大东诗,须信词章有今古。
谁将明星贴天宇,州国宫垣象官府。
更将四七随天旋,常以昏中殷四序。
迢迢河汉冲秋旻,前有苍龙履玄武。
牵牛正向西南来,左右两旗北河鼓。
鼓星之侧为天桴,鼓上三星为织女。
何年人号天女孙,便把牛郎拟夫妇。
不知此是天关梁,河汉之津有常度。
晦明伏见莫非教,肯为文人给嘲侮。
班曹庾谢犹讆言,世上儿曹更堪数。
临风三诵大东诗,须信词章有今古。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魏了翁的《七夕南定楼饮同官》,描绘了七夕(又称乞巧节)时的天文景象和神话传说,展现了诗人对传统节日的感慨与对文学传统的敬意。首句“谁将明星贴天宇”以问句开篇,形象地描述了银河如带横贯天际的壮观画面。接下来的诗句通过星辰位置的变化,暗示四季轮回,如“更将四七随天旋”,并提及了天河两岸的星座,如“苍龙”、“玄武”、“牵牛”和“织女”。
诗人借牛郎织女的故事,寓言人间夫妻之情,同时指出这并非人间的寻常婚姻,而是天上的星宿象征。“不知此是天关梁,河汉之津有常度”表达了对自然法则的敬畏,认为天上的星辰变化有其规律。最后,诗人提到班固、庾信等古代文人的赞誉,以及后世孩童的无知,以此强调文学作品的深远影响和永恒价值。
整首诗语言优美,富有哲理,既描绘了天文景象,又融入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素养和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最凄绝、枇杷门户。几阵轻阴,落花辞树。
月暗西楼,夜鹃啼血竟何处?
玉眸迟暝,知未尽、牵衣语。
唱惯鲍家诗,忍更向、秋坟听取。细数。
自香瘢爇后,只共艳辰百五。
春心费尽,算换得、雨酸风楚。
当时若、休见云英,瘦不到、腰围如许。
待剪断垂杨,还怕愁生霜缕。
翠幄阴迟,画栏烟瘦,东风愁负莺燕。
芳径锄香,筠篮担露,入市韶光偏贱。
谁借藏娇屋,早分与、莓苔一半。
信知倦蝶痴蜂,暗笑弄花人懒。
何事尹邗避面,任休滞残寒,眉黛慵展。
巾紫凝妆,鞓红酣酒,羞问情深浅。
唯有婵娟月,尚飞近、移春庭院。
待上瑶台,又怕琼箫写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