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深邮舍孤,入门晚色静。
四顾足乔林,萧萧北风劲。
向夕起重霏,窗户倏已暝。
燃松代秉烛,明暗光靡定。
草草具杯酌,何暇梨果饤。
乃知山林趣,足发远游兴。
天明登前山,清风满萝径。
山深邮舍孤,入门晚色静。
四顾足乔林,萧萧北风劲。
向夕起重霏,窗户倏已暝。
燃松代秉烛,明暗光靡定。
草草具杯酌,何暇梨果饤。
乃知山林趣,足发远游兴。
天明登前山,清风满萝径。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宿山亭的所见所感,充满了自然之美与内心的宁静。首句“山深邮舍孤”便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独处深山的氛围,一个“孤”字,既点出了环境的寂静,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情感状态——孤独而深沉。
接着,“入门晚色静”,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宁静,仿佛整个世界都沉浸在一片安详之中。随后的“四顾足乔林,萧萧北风劲”,通过视觉和听觉的双重描写,展现了山中乔木参天、北风呼啸的景象,既有壮丽之感,又带有一丝寒意,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力量与威严。
“向夕起重霏,窗户倏已暝”,描述了傍晚时分,云雾渐起,光线逐渐暗淡,直至夜幕降临的情景。这种由明转暗的过程,不仅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也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夜晚的来临。
“燃松代秉烛,明暗光靡定”,在夜色中,诗人点燃松枝作为照明,虽然光亮时有时无,但这份简陋的光源却为夜行者提供了必要的指引,同时也增添了诗中的生活气息和诗意。
“草草具杯酌,何暇梨果饤”,在这样一个简陋的环境中,诗人仍然设下酒菜,体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美景的珍惜。这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满足,更是精神上的享受。
最后,“乃知山林趣,足发远游兴”,表达了诗人对山林生活的喜爱和向往,以及由此激发的远游之心。这种情感的流露,既是对自然美的赞叹,也是对自由生活的渴望。
“天明登前山,清风满萝径”,以清晨的清新景象结束全诗,预示着新的一天即将开始,充满了希望和活力。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感悟和对生活的独特见解,是一幅生动的山居图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