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纨成薄质,谁将拟月轮。
闵竭夏后德,同我天王仁。
及至为时用,岂必画美人。
何忧秋风来,退保藏其真。
剪纨成薄质,谁将拟月轮。
闵竭夏后德,同我天王仁。
及至为时用,岂必画美人。
何忧秋风来,退保藏其真。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咏扇》,他以扇子为题材,通过扇子的制作和使用,寓言性地表达了对高尚品德的追求和对时势的理解。首句“剪纨成薄质”,形象地描绘了扇子的轻盈与精致,暗示了制扇者的心思巧妙。接着,“谁将拟月轮”运用比喻,将扇子比作明亮的月亮,寓意其皎洁和清冷,象征着美德的光辉。
“闵竭夏后德,同我天王仁”两句,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于高尚德行的向往,将扇子与古代贤君夏后相比,强调了仁德的重要。扇子虽小,却能体现王者的仁爱之心,寓意人微言大。
“及至为时用,岂必画美人”则转而讨论扇子的实际功能,指出扇子在炎热季节中的实用价值,同时也暗指,真正的美德并不在于外表的装饰,而是内在的实用和价值。
最后两句“何忧秋风来,退保藏其真”表达了诗人对于扇子在秋风来临后不再需要,但仍能保持其本质的期许,寓意人应坚守本心,无论外界如何变化,都能保持真实的自我。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扇子为载体,寓言了道德修养和人格坚守的主题,体现了梅尧臣深沉的思想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