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初冬有感二首·其一》
《初冬有感二首·其一》全文
宋 / 陆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衰发萧萧满镜丝,情怀非复似平时。

风霜十月流年感,砧杵三更游子悲。

闽峤故人消息恶,蜀江遗老素书迟。

一箪豆饭休嫌薄,赋分羁穷合自知。

(0)
注释
衰发:衰老的头发。
萧萧:形容稀疏或声音凄凉。
镜丝:镜子中的白发。
情怀:心情。
似平时:像平时一样。
风霜:秋季的寒风和霜冻。
流年:岁月。
砧杵:捣衣石和棒槌,古人用来捣衣。
游子:离家在外的人。
闽峤:古代指福建地区。
故人:老朋友。
消息恶:音信不通。
蜀江:四川的江河。
遗老:年老的人。
素书:白色的信纸,古时常用以写信。
一箪豆饭:一篮子粗米饭。
嫌薄:嫌弃少或不好。
赋分:人生的际遇或命运。
羁穷:困厄贫穷。
合自知:应该自己明白。
翻译
满头白发如丝般稀疏,心情已不再像往常平静。
深秋寒风吹过,引发岁月流逝的感慨,深夜的捣衣声勾起游子的悲伤。
在福建的朋友音信全无,四川的老者书信来得缓慢。
即使只有一碗粗茶淡饭,也不必嫌弃太微薄,命运的困顿本就应自知。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初冬有感二首(其一)》。诗中,诗人以“衰发萧萧满镜丝”描绘了自己白发苍苍的形象,流露出岁月催人老的感慨。接下来,“情怀非复似平时”表达了诗人心境的变化,不再如以往般平静,流露出了对时光流逝和自身境遇的深深忧虑。

“风霜十月流年感,砧杵三更游子悲”两句,通过秋风和砧声,渲染出深秋的凄凉氛围,勾起了诗人对远方游子的思念之情,以及对故乡亲人的牵挂。诗人提到“闽峤故人消息恶”,暗示了与旧友的音信断绝,增添了孤独和忧虑;“蜀江遗老素书迟”则表达了对年迈亲友的担忧,书信往来缓慢,更显离情之苦。

最后两句“一箪豆饭休嫌薄,赋分羁穷合自知”,诗人自我宽慰,即使生活简朴,也不应抱怨,因为这是命定的漂泊和困厄,他深知自己的处境。整首诗情感深沉,展现了诗人面对人生沧桑时的坚韧与自省。

作者介绍
陆游

陆游
朝代:宋   字:务观   号:放翁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生辰:1125—1210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宋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历任福州宁德县主簿、敕令所删定官、隆兴府通判等职,因坚持抗金,屡遭主和派排斥。乾道七年(1171年),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投身军旅,任职于南郑幕府。
猜你喜欢

晚凉

临河初月挂幽光,出树云阴吐晚凉。

饭后常教移竹榻,秋来最爱住江乡。

引身林水神俱适,敛手风尘意已苍。

心胆试扪尽灰冷,几分馀热祇刚肠。

(0)

怡舅卒于建宁闻耗述哀

考功携伴爱乌山,晚入京尘泪有斑。

寄画虚传书尾意,填词苦说梦中还。

已孤兼抱离群恨,别舅长怀被酒颜。

今日西州凭一恸,几生并在廿年间。

(0)

川和村看菊途遇雷雨返饮神奈川丁子屋

秋来足风雨,已自负重阳。

佳日天公妒,黄花异国香。

郎当游亦壮,调笑意殊狂。我辈人谁识?

胡姬傥不忘。

(0)

辛亥除夕感赋时乞病留居兰州城

冥鸿踯躅冻云前,莽莽高城夜可怜。

客至怕谈新历日,病閒聊补旧诗篇。

看人只合成孤醉,守岁何因得早眠。

惆怅难忘玉溪语,可能留命待桑田。

(0)

移寓南安郡楼

微觉人间忧患长,树头寒雾减春光。

儿时书卷存馀味,静日江山但坐忘。

雨脚减收延返照,蛛丝何意近雕梁。

野梅吹尽无人见,辜负高楼一夜香。

(0)

游台城归饮秦淮酒楼

台城夜夜青燐飞,归马趑趄烟火微。

苍鹰盘空作鬼语,千年辇路春萋萋。

丈夫慷慨矜奇计,那识兴亡等閒事。

才上新亭有泪痕,又见钟山拥王气。

劫运初回大地寒,愁心叠叠看春山。

要将肝胆照江海,谁放哀乐生波澜。

繁华过眼春心在,莺飞草长真无赖。

忽漫飘零怨晓风,流光咫尺不相待。

琵琶弹作清夜游,倾囊买醉秦淮楼。

城上灯红照酒醒,鬓边花好替人愁。

冥濛谁作五里雾,修到神仙皆世故。

阅尽荣枯怀抱孤,江关哀怨知何处。

丝肉缠绵四座春,相逢不忍说酸辛。

年年一片蒋山月,照见伤心第几人。

(0)
诗词分类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诗人
罗家伦 朱德 叶圣陶 程天放 冯友兰 张大千 谢觉哉 梁寒操 叶剑英 邵式平 陶铸 姚雪垠 钱俊瑞 马少波 杜宣 萧红 俞平伯 黄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