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秋风到汉庭,又催鹏翮上青冥。
同年前有三人杰,浑化今联千佛经。
路入桂花通月府,笔摇霜气动文星。
宫商十四弦俱应,总向祁山一处听。
昨夜秋风到汉庭,又催鹏翮上青冥。
同年前有三人杰,浑化今联千佛经。
路入桂花通月府,笔摇霜气动文星。
宫商十四弦俱应,总向祁山一处听。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仙境图景,充满了超脱尘世的意境和仙风道骨。开篇“昨夜秋风到汉庭”立即将读者带入一个高远的空间,汉庭不仅是地理之名,更有着历史与文化的深厚积淀。秋风的到来,象征着季节更迭,也暗示了一种清冷脱俗的情怀。紧接着“又催鹏翮上青冥”则进一步强化了诗人超凡脱俗的心境,鹏翮(鹏鸟之翼)比喻诗人的志向,愿意冲破尘世的束缚,直达天界。
中间两句“同年前有三人杰,浑化今联千佛经”则是对历史或宗教典籍的一种超然态度,既有对先贤的追忆,也有对精神境界的追求。这里所谓“三人杰”,可能是指古时的某些杰出人物,而“浑化今联千佛经”则表明了诗人对于道法或宗教知识的掌握和融会。
下片“路入桂花通月府,笔摇霜气动文星”更是将仙境描绘得淋漓尽致。桂花之美与月宫之幻,构筑了一个既超凡又雅致的意境。而“笔摇霜气动文星”则显现出诗人书写时的神采飞扬和对文学艺术的追求。
末尾两句“宫商十四弦俱应,总向祁山一处听”,以音乐的韵味结尾,既有对古代音乐的渴慕,也有对心灵寄托之所的表达。这里的“祁山”或许是诗人内心的某种象征性存在,而“总向”二字,则流露出一种执着与专注。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仙境和超然物外的情怀,展现了诗人对于精神世界的追求和对尘世的超越。在语言上,它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使得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充满了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