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赵鼎之中秋不见月》
《和赵鼎之中秋不见月》全文
元 / 曹伯启   形式: 古风

四事难并今古情,春花已过秋月明。

秋气平分月先满,海风吹起云纵横。

万户千门心若祟,帘幕低垂绿窗闭。

洗杯小酌兴茫然,夜雨空阶作秋意。

一杯一杯复一杯,浮云于我何有哉。

至人胸中月常在,灯前一笑双眉开。

四时月色皆圆洁,祗是人心还自绝。

读书意气当拿云,及此幽寒谩呜咽。

和诗聊与节相酬,旅思绵绵无尽头。

明月明年何处看,神州相望更多愁。

(0)
鉴赏

这首元代曹伯启的《和赵鼎之中秋不见月》描绘了诗人对古今人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中秋月色的期待与失落。首联“四事难并今古情,春花已过秋月明”表达了时光流转中人事沧桑,春花易逝,而秋月依然明亮,寓意岁月无情。

颔联“秋气平分月先满,海风吹起云纵横”写景生动,秋分时节,月亮圆满,海风拂动云彩,营造出一种宁静又略带凄凉的氛围。

颈联“万户千门心若祟,帘幕低垂绿窗闭”转而描绘人间景象,人们因不见月而心情落寞,家家户户的窗帘低垂,增添了寂寥之感。诗人借“洗杯小酌”寄托情绪,却感到“夜雨空阶作秋意”,更显孤独。

尾联“一杯一杯复一杯,浮云于我何有哉”表达诗人超脱的态度,虽身处困境,但仍能以豁达之心看待世事,认为明月虽未见,但内心的明月常在。然而,“至人胸中月常在,灯前一笑双眉开”又透露出淡淡的哀愁,因为即使心中有月,现实中的中秋佳节却无法尽享团圆。

最后,诗人以“读书意气当拿云,及此幽寒谩呜咽”表达对未来的期许,希望保持昂扬的志气,不被眼前的困境所困。结尾两句“和诗聊与节相酬,旅思绵绵无尽头”则流露出羁旅在外的思乡之情,以及对未知的忧虑,“明月明年何处看,神州相望更多愁”预示着来年中秋再见月的遥不可及,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深深忧虑。整首诗情感丰富,寓言深刻,展现了元代文人墨客的中秋情怀。

作者介绍

曹伯启
朝代:元   字:士开   籍贯:砀山(今属安徽)   生辰:1255—1333

曹伯启(1255—1333)元文学家。字士开。砀山(今属安徽)人。元世祖至元中,荐除冀州教授,累迁集贤侍读学士,进御史台侍御史,出浙西廉访使。泰定初以年老告退。天历初,起任淮东廉访使,拜陕酉诸道行台御史中丞,辞疾不起。赠河南行省左丞,谥文贞。性庄肃,奉身清约。著有《曹文贞公诗集》(一名《汉泉漫稿》)十卷。生平事迹见《曹文贞公诗集》附录曹鉴《溢文贞公神道碑铭》、《元史》卷一七六。
猜你喜欢

寄怀竹坪·其二

山海罗胸尔许奇,苍然古色现须眉。

平生误博丹青誉,牢落闽南老画师。

(0)

雪中游莫愁湖四首·其二

年年打桨石头城,坐阅王侯几战争。

任夺江山夸胜著,一湖难夺女儿名。

(0)

孟徵以粤秀山无咎室诗见示次韵·其二

楼台高占好林峦,曾写春愁此倚栏。

云物与时同变换,文章有泪下孤寒。

百年人事悲丝染,四海风尘把剑看。

休被故山猿鹤笑,罗浮归访葛洪丹。

(0)

秋兴次张六士韵八首·其二

黄河东下走龙门,难起中原古帝魂。

天上斗牛沈剑气,人间鸾凤扫巢痕。

狄泉故壤双鹅出,瓯脱穷边万马屯。

不信开元天宝事,但留诗史浣花村。

(0)

前诗于彭及楼事殊略,为五、六叠韵申其意焉·其二

天涯送客五层楼,四月黄梅雨乍收。

劫火文章谈独漉,烟云图画忆雷州。

新诗偶和衡阳叟,遗碣难寻胜国侯。

五百年来弹指顷,不应还替古人愁。

(0)

叠前韵·其一

贤王当代几恭醇,四海荒荒五十春。

玉斧河山非故土,金縢雷雨属何人?

杜鹃巢冷诗仍作,鹦鹉盟寒疏枉陈。

豆粥芜蒌前诏在,也曾哀恸慰臣民。

(0)
诗词分类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诗人
孙绪 洪刍 陈霆 郑文康 郭翼 郭奎 卫宗武 夏良胜 俞士彪 廖大圭 吴景奎 周行己 周伯琦 陈洵 释广闻 申佳允 程通 许月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