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采瑶草,将以伸缱绻。
初期拾翠洲,复道滋兰畹。
美人隔花深,歌竟瑶瑟偃。
临流不可见,恍忽心未稳。
佳时难骤得,鶗鴂鸣已晚。
祇有千古思,绵绵楚波远。
黎丘之丈人,归路逢奇鬼。
既为鬼所惑,又复鬼其子。
夏南滑蜀梁,俯影明月里。
背走谓伏鬼,而又鬼诸已。
此皆非鬼者,特以疑故死。
憧憧奸佞徒,情状实鬼尔。
匿迹不自惭,胡为满朝市。
春江采瑶草,将以伸缱绻。
初期拾翠洲,复道滋兰畹。
美人隔花深,歌竟瑶瑟偃。
临流不可见,恍忽心未稳。
佳时难骤得,鶗鴂鸣已晚。
祇有千古思,绵绵楚波远。
黎丘之丈人,归路逢奇鬼。
既为鬼所惑,又复鬼其子。
夏南滑蜀梁,俯影明月里。
背走谓伏鬼,而又鬼诸已。
此皆非鬼者,特以疑故死。
憧憧奸佞徒,情状实鬼尔。
匿迹不自惭,胡为满朝市。
这首元代张翥的《杂诗七首(其六)》描绘了一幅春天江边采摘瑶草的情景,诗人借此表达深深的思念之情。首句“春江采瑶草”点出时令和活动,瑶草象征着美好的情感。接着,“将以伸缱绻”表达了诗人想要传达的缠绵之意。
“初期拾翠洲,复道滋兰畹”进一步描绘了采摘的地点和环境,翠洲和兰畹都是清幽之地,增添了诗意。然而,美人在花丛深处,歌声透过瑶瑟传来,却只能让人“临流不可见”,内心充满迷茫和不安。
“佳时难骤得,鶗鴂鸣已晚”暗示了时光易逝,美好时刻不再,鶗鴂鸟的叫声更添伤感。最后,诗人借黎丘之丈人的故事,比喻现实中的奸佞小人,他们虽非鬼魅,却因猜忌和欺诈导致人心惶惶,如同被鬼魅迷惑。
整首诗通过春江采草的场景,寓言般地揭示了世态人情,既有对美好情感的向往,又有对社会现实的批判,语言含蓄,寓意深远。
我惜苏子瞻,气豪天地隘。
雄文万斛泉,盛名表昭代。
自负学见道,欲涨欧阳派。
胡为所以学,先与本论背。
或者交浮屠,聊尔奚足怪。
何至敢昌言,前身五祖戒。
眉山世积善,老泉亦英迈。
脉络有自来,胚胎乃融会。
顾诬正大传,谓感非类秽。
胡鬼是吾亲,父与母安在。
痛哉复痛哉,不孝此为大。
本来中无主,恍惚求诸外。
一妄流到今,狂澜正澎湃。
人人说轮回,处处习夷呗。
有识或见讥,动以苏为解。
愚者不必责,可责在吾辈。
当时若遇吾夫子,鸣鼓攻之此其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