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程帅以诗见慰用韵谢之》
《程帅以诗见慰用韵谢之》全文
宋 / 陈造   形式: 古风

平时联辉星,转首食既月。

谁能玄览空,影事睨盈缺。

老子一掬泪,未慭谢天合。

生世岐高下,末路各一穴。

庄生悟浮休,荀粲枉悲咽。

公言敬书绅,闻道有先达。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chéngshuàishījiànwèiyòngyùnxièzhī
sòng / chénzào

píngshíliánhuīxīngzhuǎnshǒushíyuè

shuínéngxuánlǎnkōngyǐngshìyíngquē

lǎolelèiwèiyìnxiètiān

shēngshìgāoxiàxué

zhuāngshēngxiūxúncànwǎngbēiyàn

gōngyánjìngshūshēnwéndàoyǒuxiān

注释
平时:日常。
联辉星:星辰相连。
转首:转眼。
食既月:月亮过食相。
玄览:洞察。
空:虚空。
影事:光影。
盈缺:盈亏变化。
老子:古代哲学家。
未慭:未能完全。
谢天合:谢绝天地相合。
生世:人生。
岐高下:高低起伏。
末路:结局。
一穴:归宿。
庄生:庄子。
浮休:虚无。
荀粲:荀粲。
枉悲咽:徒然悲伤。
公言:公开言论。
敬书绅:尊敬书卷。
先达:先贤。
翻译
平时星辰相连,转眼间月亮已过食相
谁能洞察虚空,审视光影的盈亏变化
老子含泪感慨,未能完全谢绝天地相合
人生道路高低起伏,结局各自寻觅归宿
庄子领悟虚无,荀粲徒然悲伤哭泣
公开言论尊敬书卷,知晓道理需向先贤学习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造的作品,题为《程帅以诗见慰用韵谢之》。诗中,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引用典故,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个人情感的抒发。

"平时联辉星,转首食既月",诗人以夜空中的星辰和月亮的变化起兴,暗示时光流转,世事无常。"谁能玄览空,影事睨盈缺",进一步强调观察宇宙的深邃与人生的短暂,影子随着月亮的盈亏而变化,象征着人生的起伏不定。

"老子一掬泪,未慭谢天合",诗人借用老子的典故,表达对命运无法抗拒的感慨,即使如老子这般智者,也无法完全掌控自己的命运。"生世岐高下,末路各一穴",描述人生道路的坎坷不平,每个人在生命的尽头都有各自不同的归宿。

"庄生悟浮休,荀粲枉悲咽",诗人引用庄子和荀粲的故事,前者看透生死,后者却徒然悲伤,以此说明人生应有豁达和超脱的态度。"公言敬书绅,闻道有先达",最后两句回归现实,表示对朋友赠诗的感激,以及对知识和智慧的尊重,认为有德行的人应该尊崇先贤的教诲。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哲理于景物之中,既有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也有对智慧和道德的追求,体现了宋代理学诗风的特点。

作者介绍
陈造

陈造
朝代:宋

陈造(1133年~1203年)字唐卿,高邮(今属江苏)人。生于宋高宗绍兴三年,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进士,以词赋闻名艺苑,撰《芹宫讲古》,阐明经义,人称“淮南夫子”。范成大见其诗文谓“使遇欧、苏,盛名当不在少游下。”尤袤、罗点得其骚词、杂著,爱之手不释卷。郑兴裔荐其“问学闳深,艺文优赡”。调太平州繁昌尉,改平江府教授,寻知明州定海县,通判房州权知州事。房州秩满,为浙西路安抚司参议,改淮南西路安抚司参议。自以转辗州县幕僚,无补於世,置江湖乃宜,遂自号江湖长翁。宁宗嘉泰三年卒,年七十一。
猜你喜欢

南北东西似客身,远峰高鸟自为邻。

清歌一曲犹能住,莫道无心胜得人。

(0)

怀素上人草书歌

几年出家通宿命,一朝却忆临池圣。

转腕摧锋增崛崎,秋毫茧纸常相随。

衡阳客舍来相访,连饮百杯神转王。

忽闻风里度飞泉,纸落纷纷如跕鸢。

形容脱略真如助,心思周游在何处。

笔下惟看激电流,字成只畏盘龙去。

怪状崩腾若转蓬,飞丝历乱如回风。

长松老死倚云壁,蹙浪相翻惊海鸿。

于今年少尚如此,历睹远代无伦比。

妙绝当动鬼神泣,崔蔡幽魂更心死。

(0)

问鹤

乌鸢争食雀争窠,独立池边风雪多。

尽日蹋冰翘一足,不鸣不动意如何。

(0)

元日

甲子今重数,生涯只自怜。

殷勤元日日,欹午又明年。

(0)

咸阳怀古

城边人倚夕阳楼,城上云凝万古愁。

山色不知秦苑废,水声空傍汉宫流。

李斯不向仓中悟,徐福应无物外游。

莫怪楚吟偏断骨,野烟踪迹似东周。

(0)

上元县

南朝三十六英雄,角逐兴亡尽此中。

有国有家皆是梦,为龙为虎亦成空。

残花旧宅悲江令,落日青山吊谢公。

止竟霸图何物在,石麟无主卧秋风。

(0)
诗词分类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诗人
刘希夷 曹寅 范云 邓廷桢 宋应星 岳飞 张泌 左思 毕沅 刘大櫆 陈继儒 张英 鲜于枢 张岱 元绛 李华 孙逖 万寿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