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泮西·其二》
《赠泮西·其二》全文
明 / 林俊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新桃开暖烟,细柳系离筵。

客久馀残梦,心高寄老年。

大方求益地,短日远游篇。

相忆云庄下,丛生桂许圆。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送别场景与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充满了深沉的情感与哲理。

首联“新桃开暖烟,细柳系离筵”,以“新桃”和“暖烟”渲染出送别的温暖氛围,而“细柳”与“离筵”的结合,则形象地描绘了送别宴席上,细长的柳枝仿佛在为即将远行的朋友系上离别的愁绪。这里运用了自然景物来寄托情感,使画面生动而富有诗意。

颔联“客久馀残梦,心高寄老年”,表达了朋友离别后,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念。通过“残梦”一词,暗示了朋友离去后留下的空虚与遗憾,而“心高寄老年”则透露出诗人对未来的期待与憧憬,尽管心中满是离愁,但依然对未来充满希望。

颈联“大方求益地,短日远游篇”,展现了诗人对知识与智慧的追求,以及对短暂人生中远行探索的渴望。这里的“大方”不仅指广阔的天地,也暗含了对知识的渴望与追求,“短日”则强调了时间的宝贵与生命的短暂,而“远游篇”则是对旅行与探索生活的向往。

尾联“相忆云庄下,丛生桂许圆”,将思念之情寄托于想象中的云庄之下,那里的桂树或许已经结出了圆满的果实。这一句既是对朋友的深切怀念,也是对美好未来的期许,象征着友谊的长久与圆满。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送别与思念的画卷,既有对友情的珍视,也有对人生的思考与追求,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作者介绍

林俊
朝代:明

(1452—1527)明福建莆田人,字待用,号见素、云庄。成化十四年进士。授刑部主事,进员外郎。曾上疏请斩僧继晓并治中贵梁芳罪,触帝怒,下狱,贬姚州判官。寻召还,复官,改南京。正德时,以右副都御史巡抚四川,镇压蓝廷瑞等起事。嘉靖时官至刑部尚书。有《见素文集》、《西征集》。
猜你喜欢

宿水村二首·其一

日暮江头送客还,寂寥清夜不成欢。

连天海气当窗白,一枕江风入梦寒。

鸡唱远村皆落月,潮生古渡已层澜。

披衣久坐待明发,白石歌馀兴未阑。

(0)

正月十三日夜书

两日是元夕,山城已试灯。

讴歌连夜发,萧鼓遍街鸣。

人喜新风景,时逢旧太平。

柏台谁是伴,梅月正交清。

(0)

题王司训汶阳亲舍图

先生累叶居邹鲁,礼乐诗书绍先祖。

夫子遗风饱已闻,杏坛遗迹频经睹。

一自宾兴上玉京,便拜除书绾丝组。

官在中州千里馀,回首乡关路修阻。

为因甘旨缺晨昏,故遣良工写乡土。

淡霭初分岭上村,轻烟乍点天边树。

洙泗微茫洄不流,龟蒙岌嶪黯将雨。

凭轩忽若无丹青,汶水之阳见庭宇。

花间一鸟窥帘栊,竹里儿童随杖履。

静听如闻琴瑟鸣,细看似觉斑斓舞。

先生乃是纯孝人,思亲对此融心神。

锦衣有日遂荣养,寿觞更祝如大椿。

吾闻昔日唐忠臣,大行跋马高嶙峋。

白云孤飞绕亲舍,望之不觉涕零巾。

至今香名满人耳,先生岂不追芳尘。

愿将此图莫轻掷,子孙永作传家珍。

(0)

归过惠山

濯足寒流憩柳湾,祓除尘土上漪澜。

系舟南浦经年忆,秉烛羌村后夜欢。

作客久难谙世路,逢人偏苦问长安。

山灵莫漫嘲逋客,留得怀中一寸丹。

(0)

西林三十二景诗·其三鹤径

落叶秋雨深,荒径无行迹。

鹤破青冥来,翩跹一羽客。

令我思休粮,松间饭白石。

(0)

渠南一老亭次韵

石渠悠悠南有亭,亭中人物少微星。

新添十竹皆珠玉,恰对九峰如画屏。

观物襟怀閒处惬,倚床诗梦午时醒。

逍遥此是长年国,天地谁拘迹与形。

(0)
诗词分类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诗人
黄宽 储大文 梁鸿 李璮 怀素 黄颇 戴敦元 刘旦 马文升 奚贾 淮上女 杨适 周兴嗣 顾鼎臣 项圣谟 上官均 李遵勖 徐昌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