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崖雪谷物未芽,造物破荒开此花。
神全形枯近有道,意庄正色知无邪。
高坚正要饱忧患,放弃何遽愁荒遐。
移根上苑亦早计,竹篱茅舍真吾家。
平生自嫌亦自许,妙处可识不可誇。
金樽翠杓未免俗,篝灯为试江南茶。
冰崖雪谷物未芽,造物破荒开此花。
神全形枯近有道,意庄正色知无邪。
高坚正要饱忧患,放弃何遽愁荒遐。
移根上苑亦早计,竹篱茅舍真吾家。
平生自嫌亦自许,妙处可识不可誇。
金樽翠杓未免俗,篝灯为试江南茶。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幽静的山间春景,诗人通过对梅花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自己的高洁品格和超然物外的情怀。
“冰崖雪谷物未芽,造物破荒开此花。”这两句点出了梅花在严寒中独自盛开的坚强生命力,它不畏惧严酷环境,在荒凉之地率先绽放。这里借梅花喻志,表达了诗人面对困境时的不屈不挠。
“神全形枯近有道,意庄正色知无邪。”这两句进一步描写梅花的高洁气质及诗人的内心世界。“神全”指的是梅花精神的完整,“形枯”则是外在形态的枯瘦,而“近有道”暗示了诗人对梅花这种坚守自我的品格的赞赏。紧接着,“意庄正色知无邪”表明诗人的心志纯正,面容庄重,没有丝毫的邪念。
“高坚正要饱忧患,放弃何遽愁荒遐。”这两句则是对前述境界的一种升华。诗人在赞美梅花的同时,也表达了自己面对困苦时的态度——坚守自己的信念,不为世俗所动。
“移根上苑亦早计,竹篱茅舍真吾家。”这里诗人提出了一个退隐田园的愿望,将根移植到高处的草原,这是对一种简单生活的向往。竹篱茅舍虽简陋,但这正是诗人的理想之所在。
“平生自嫌亦自许,妙处可识不可誇。”这是诗人对自己一生的自我评价和宽容。他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同时也认可自己的努力与追求。在表达了这种自知之明后,他提到了“妙处”,指的是生活中的美好瞬间,这些瞬间虽然难以言说,但却是可以感受到的。
最后两句,“金樽翠杓未免俗,篝灯为试江南茶。”诗人虽身处深山,却也不能完全摆脱世俗的纷扰。这里的“金樽翠杓”可能指的是一些生活上的享受,但即便如此,也是出于无奈。而“篝灯为试江南茶”则是在这种情况下,诗人仍旧保持着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即使是在点燃油灯尝试江南茶叶时也是一种对美好事物的珍视。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梅花的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坚守高洁品格以及对生活美好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