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烛达夜阑,身为远行客。
作书慰故人,短纨不盈尺。
冥心一沉思,丰采殊未隔。
清光一千里,为我寄长忆。
梦短关山长,欲往何由得。
秉烛达夜阑,身为远行客。
作书慰故人,短纨不盈尺。
冥心一沉思,丰采殊未隔。
清光一千里,为我寄长忆。
梦短关山长,欲往何由得。
这首诗《春夜杂咏并序(其八)》是清代诗人黄景仁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深夜独处时的思绪与情感。
首句“秉烛达夜阑”描绘了诗人手持蜡烛,直至夜深人静的情景,营造出一种孤寂而深沉的氛围。接着,“身为远行客”一句,点明了诗人的身份——一个远离家乡、四处漂泊的旅人,进一步加深了孤独感。
“作书慰故人”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朋好友的思念之情,通过写信的方式寻求心灵的慰藉。“短纨不盈尺”则以简短的信纸形象地表现了通信的不易和思念的深切。
“冥心一沉思”中的“冥心”二字,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深邃思考,而“丰采殊未隔”则表明即使相隔千里,诗人与故人之间的情感依然紧密相连,仿佛近在咫尺。
“清光一千里,为我寄长忆”中,“清光”既指月光,也象征着诗人对远方故人的思念之情,如同月光般清澈明亮,跨越千里的距离,寄托着诗人长久的回忆与怀念。
最后一句“梦短关山长,欲往何由得”将现实与梦境交织在一起,表达了诗人虽然渴望回到故乡与亲人团聚,但现实的阻隔使得这一愿望难以实现,流露出深深的无奈与哀愁。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丰富的意象运用,深刻揭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思念与无奈,展现了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二八谁家女,颜色娇如花。
蛾眉扫春山,远适良人家。
女萝附长松,永结中心好。
曾闻父母言,夫妻愿偕老。
平明下君床,忽闻理行装。
欲问郎何之,未语心先伤。
不恨郎情薄,只恨贱妾身。
妾身非男子,苦乐由他人。
在家学养蚕,织成一匹帛。
为郎制春衫,不知宽与窄。
郎貌认未真,郎心那可测。
去去莫念侬,功名须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