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哭梁同庵》
《哭梁同庵》全文
明 / 王邦畿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久病知难起,凶闻忽远来。

情从今夕阙,语向此心该。

去住同圆月,江山独上台。

何如此人死,尘世总堪哀。

(0)
鉴赏

这首诗《哭梁同庵》是明末清初诗人王邦畿所作,情感深沉,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悼念与哀思。

首句“久病知难起”,点明了友人生前长期患病,暗示了生命的脆弱与无常。接着,“凶闻忽远来”一句,描绘了噩耗传来时的突然与意外,让读者感受到悲痛的突如其来。这两句通过时间的跨度和消息的突然性,营造出一种强烈的悲剧氛围。

“情从今夕阙,语向此心该。”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表达。在友人去世的那一刻,情感似乎被切断,无法再继续传递;而话语也成为了对逝者最后的告白,表达了内心的哀悼与不舍。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情感的断裂与话语的连贯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诗歌的情感张力。

“去住同圆月,江山独上台。”这两句以自然景象为喻,将友人的离去与自然界的圆月相对照,暗示了生命的轮回与不变。同时,“江山独上台”则强调了友人离世后,诗人独自面对世界的孤独感,体现了诗人内心的空虚与寂寞。

最后一句“何如此人死,尘世总堪哀。”直抒胸臆,表达了对友人之死的无奈与哀伤,同时也对尘世间普遍存在的死亡现象表示了感慨。这句话既是对逝者的哀悼,也是对生命无常的深刻反思,体现了诗人对生死问题的深入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友人去世这一事件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复杂而深沉的情感世界,以及对生命、死亡、自然等主题的深刻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作者介绍

王邦畿
朝代:明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王隼父。明末副贡。隐居罗浮。以诗名。有《耳鸣集》。
猜你喜欢

初秋遣悲二首·其二

中心自摇落,物象乃从之。

观生曾有日,幽感忽因时。

青霭炎犹重,白云远尚疑。

晓山光翊翊,芳草暮离离。

将归凭此送,萧瑟转相宜。

悲哉古尽然,旅人胡叹噫。

(0)

壬辰避地马鞍山治一枝未就兹春闻儆复于前址搆栖感赋十律·其六

竹室团幽白,荆篱漏远光。

春林初照耀,晓岫日微茫。

物外风云淡,山中岁月长。

冥机时坦步,心迹两当忘。

(0)

宿州道中微雨望前山行云

竟日断青山,云根于何植。

弥空绝飞云,雨意于何测。

旷野落平荒,纵有难遽识。

情炎拂夏威,遂与征途逼。

怀此周道阴,翻怪山情匿。

晨驱宿途中,忽动前山色。

合沓萃冥苍,行岫俄先得。

凉薰反其吹,霢霂旋飞北。

飘闪下日晖,光尘次以克。

坐使烟颜除,旦昏收爽息。

百里分近遥,迷茫昏黛即。

始信肤寸功,卓哉孤嶂力。

奇峰何足誇,君看垂天翼。

(0)

夜过王予安寺楼令子茂远从山阴至率赠

黄绢新题处处传,红绫一幅夺时贤。

桂枝总羡趋庭日,芍药谁如作赋年。

捧杖正怀湖上寺,开樽俄到雪中船。

灯前起舞拚沉醉,老我风尘待著鞭。

(0)

十六夜陆廉翁公祖召饮署中赋谢

秋林乌鹊冷无喧,永夕清辉接笑言。

石映七星趋客履,槎还八月泛公门。

霓裳近拂南州榻,桂幄高开北海樽。

拚醉自惭歌湛露,使君风谊满乾坤。

(0)

崧台赠古风道人

浪迹一瓢轻,真身百练成。

莫寻卧云处,只有古风名。

蹑海扬尘过,扪天采药行。

崧台久寂寞,于尔独逢迎。

(0)
诗词分类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诗人
李吕 杨起元 毕仲游 张嗣纲 释元肇 孙绪 洪刍 陈霆 郑文康 郭翼 郭奎 卫宗武 夏良胜 俞士彪 廖大圭 吴景奎 周行己 周伯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