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晦逢休浣,年光逐宴移。
早莺留客醉,春日为人迟。
蓂草全无叶,梅花遍压枝。
政闲风景好,莫比岘山时。
月晦逢休浣,年光逐宴移。
早莺留客醉,春日为人迟。
蓂草全无叶,梅花遍压枝。
政闲风景好,莫比岘山时。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悠闲的春日宴会图景。开篇“月晦逢休浣,年光逐宴移”两句,通过对月亮与暗淡交替和时光流逝的描写,表达了时间在美好时光中悄然滑动的情趣。
接着,“早莺留客醉,春日为人迟”表现了宴会上宾主尽欢,春天的悠长似乎也为了这场聚会而变得更加从容不迫。这里的“早莺”指的是清晨时分的美好时光,而“留客醉”则是主人留住宾客共同享受愉快时光的情形。
“蓂草全无叶,梅花遍压枝”两句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展示了春日之景。蓂草不见叶子的细节刻画,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界微小变化的观察;而梅花盛开、繁重至极,形象地表达了一种生机勃发的美丽。
最后,“政闲风景好,莫比岘山时”两句则是全诗的高潮。这里“政闲”意味着国家太平无事,而“风景好”则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自然风光更显得宜人心悦。在此基础上,诗人提及“岘山”,这是他曾游历之地,是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和赞叹。
整首诗通过对宴会、春日景色以及个人情感的描绘,展现了一个闲适自在、怀旧情深的意境。
幸瞻巨手挽银河,休为羁臣怅荷戈。
精卫原知填海误,蚊虻早愧负山多。
西行有梦随丹漆,东望何人问斧柯。
塞马未堪论得失,相公且莫涕滂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