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吊厓山和宣人》
《吊厓山和宣人》全文
明 / 屈大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乾坤于此尽,海底有中华。

鱼腹怀忠义,鹃啼为国家。

双峰天作阙,两庙地沉沙。

岁岁蘋蘩荐,劳君此水涯。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诗人屈大均所作的《吊厓山和宣人》。全诗以吊唁厓山(南宋末年宋军与元军激战之地)的历史事件为主题,表达了对历史英雄的敬仰之情。

首联“乾坤于此尽,海底有中华”开篇即以宏大的视角,将历史的沧桑与民族的尊严融为一体,暗示了厓山之战的深远意义,以及中华民族不屈的精神。

颔联“鱼腹怀忠义,鹃啼为国家”运用典故,借鱼腹藏书和杜鹃啼血的传说,象征着南宋将士们在厓山之战中坚守忠义,为国捐躯的英勇精神。鱼腹中的书籍代表了知识与文化,鹃啼则象征着哀伤与牺牲,两者结合,凸显了南宋将士们在逆境中仍不忘传承文化的高尚情操。

颈联“双峰天作阙,两庙地沉沙”描绘了厓山战场的壮丽景象,双峰仿佛天然的城门,两座庙宇在沙地上沉寂,既是对战场环境的写实,也是对历史遗迹的感慨。这一联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增强了历史场景的真实感,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历史英雄的缅怀之情。

尾联“岁岁蘋蘩荐,劳君此水涯”表达了对历史英雄的纪念与敬意。每年都有人前来祭拜,以蘋蘩(一种草本植物,常用于祭祀)作为祭品,这不仅是对英雄的追思,也是对历史记忆的传承。最后一句“劳君此水涯”,则直接表达了对读者或后人的呼吁,希望他们能记住这段历史,珍惜和平,不忘初心。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不仅展现了对历史事件的深刻反思,也体现了诗人对于民族精神的崇高颂扬。

作者介绍
屈大均

屈大均
朝代:明   字:翁山、介子   号:莱圃   籍贯:广东番禺   生辰:1630—1696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你喜欢

一钵

一钵一枝藤,清虚度此生。

不贪为至宝,可贱是浮名。

闭户閒身乐,登山野步轻。

溪翁与林叟,是识老夫情。

(0)

寄日本国相模平将军

径山收得江西信,藏在山中五百年。

转送相模贤太守,不烦点破任天然。

(0)

见性堂

髑髅沥尽眼头宽,炯炯圆明一颗寒。

莫怪年来昏怛甚,钟声却被鼓声瞒。

(0)

颂古一○一首·其九十三

荆山美玉何须辨,赤水玄珠不用拈。

罔象无心黄帝重,卞和有智楚王嫌。

(0)

颂古十七首·其六

吹无孔笛,和毡拍版。父子和同,冰炭相反。

末上之机果若何,定州元出花瓷碗。

(0)

闻父讣二首·其二

见说如何与若何,恰如风向树头过。

若论父子分明处,自古绵州所出多。

(0)
诗词分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诗人
符锡 李孙宸 张镃 陈琏 许及之 陈子升 徐贲 钟芳 张元凯 王彦泓 苏泂 孔平仲 李新 董嗣杲 霍与瑕 林大春 成廷圭 郑善夫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