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宋有夫子,天与宰衡材。
卓哉仁祖明圣才为子孙培。
况值元丰天子,每读先生文字,辄自叹奇才。
尔日傥登用,韩范许同侪。恨群小,争忌嫉,肆挤排。
南海人去从此南渡祸胚胎。
已恨当时击掊,更有腐儒袭谬,身后毁犹来。
异代执鞭幕,酾酒友余哀。
皇宋有夫子,天与宰衡材。
卓哉仁祖明圣才为子孙培。
况值元丰天子,每读先生文字,辄自叹奇才。
尔日傥登用,韩范许同侪。恨群小,争忌嫉,肆挤排。
南海人去从此南渡祸胚胎。
已恨当时击掊,更有腐儒袭谬,身后毁犹来。
异代执鞭幕,酾酒友余哀。
这首《水调歌头》(其二)由清代诗人端木埰所作,通过对宋代宰相的赞誉和对其遭遇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深刻理解和对社会现实的洞察。
首句“皇宋有夫子,天与宰衡材”,开篇即赞美了宋代的一位杰出人物,赋予他天赐的宰相之才。接着“卓哉仁祖明圣才为子孙培”一句,进一步强调了这位人物在培养后代方面的重要贡献,体现了其深远的历史影响。
“况值元丰天子,每读先生文字,辄自叹奇才。”描述了这位人物在元丰年间受到天子的赏识,其作品令天子赞叹不已,显示出其非凡的才华和影响力。接下来“尔日傥登用,韩范许同侪”表达了如果这位人物得到重用,将与韩琦、范仲淹这样的名臣并肩,共同治理国家,预示着他的才能将得到充分施展。
然而,“恨群小,争忌嫉,肆挤排”揭示了政治环境中的阴暗面,指出那些嫉妒和排斥贤能的小人,使得这位人物无法得到应有的重用。紧接着“南海人去从此南渡祸胚胎”描绘了人物被迫离开京城,前往南方,这一举动不仅导致了个人命运的转折,也埋下了后续不幸事件的种子。
“已恨当时击掊,更有腐儒袭谬,身后毁犹来”表达了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批判,认为一些保守的学者错误地解读和评价历史人物,导致其声誉受损,即使在死后也无法逃脱非议。最后“异代执鞭幕,酾酒友余哀”则寄托了诗人对这位历史人物的深切怀念,以及对未来时代能够公正评价其功绩的期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
河流东来不可当,忆昨鱼鳖升君堂。
官卑方摄丞簿尉,天险欲合江淮黄。
河流决城已旬日,散赈遂呼尉官出。
尉官耳聋年六十,验票呼人百无失。
大者屋角狂狐奔,小者树底饥鹰蹲。
头颠颈缩三日饿,共盼赈粟来空村。
持瓢举釜复携斗,已见千人立沙阜。
黄衫小吏足不停,村后村前更招手。
深泥没髁无肩舆,尉来村北跨一驴。
行筹散尽整鞭去,不遣索米来豪胥。
淮阴太守知君绩,早晚台端奏贤迹。
君今所补非寸尺,不见遗黎活千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