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传言玉女·其二》
《传言玉女·其二》全文
宋 / 晁冲之   形式: 词  词牌: 传言玉女

一夜东风,吹散柳梢残雪。御楼烟暖,正鳌山对结。

箫鼓向晚,凤辇初归宫阙。千门灯火,九街风月。

绣阁人人,乍嬉游、困又歇。笑匀妆面,把朱帘半揭。

娇波向人,手捻玉梅低说。相逢常是,上元时节。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春夜宴会的热闹景象。开篇“一夜东风,吹散柳梢残雪”两句,设定了季节和环境,东风带来了春天的气息,吹散了树梢上残留的冬雪,为接下来的宴会营造了一种生机勃勃的氛围。

“御楼烟暖,正鳌山对结”两句,则描写了宴会举行的地点,是一座温馨舒适的御楼,背景是雄伟连绵的鳌山,这里用“对结”来形容山势之雄伟,如同人间佳人的情谊深厚。

接下来的“箫鼓向晚,凤辇初归宫阙”两句,时间推进至傍晚,箫鼓的声响预示着宴会即将结束,而凤辇(皇帝乘坐的车辆)的返回,则是宴会高潮落幕的信号。

“千门灯火,九街风月”两句,用宏大的景象描绘了整个都会的夜晚,千门万户都亮着灯火,而九条街道上则弥漫着春夜的风和月色,这是对盛世繁华的生动写照。

“绣阁人人,乍嬉游、困又歇”几句,则聚焦于宴会中的细节,每个人都在精美的厅堂中或嬉戏玩耍,或感到疲倦而暂时休息,这些生动的情景展示了宴会的热闹和宾客们的快乐心情。

“笑匀妆面,把朱帘半揭”两句,更具体地描绘了一位佳人在宴会中的举止,她笑容可掬,轻抚着妆面的同时,还不忘拉开半边红色的窗帘,这是对女性温柔美好的一笔细腻描摹。

“娇波向人,手捻玉梅低说”两句,则捕捉到了宴会中一位女子以玉梅为玩偶,与旁人低语的温馨画面。“娇波”指的是水波或酒波,也可能是指女子柔和的声音;“玉梅”则象征着纯洁与高雅,这里用来形容女子手中的饰物,或许是一种精致的小玩意。

最后,“相逢常是,上元时节”两句,则概括了整个宴会的氛围,人们在这样的佳节中频繁邂逅,而“上元时节”则特指中国传统节日,即上巳节或元宵节,这些都是古代重要的社交聚会时刻。

整首诗通过对春夜宴会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宋代都会生活中的繁华与热闹,同时也透露出了一种宴席间的人情味和美好心态。

作者介绍
晁冲之

晁冲之
朝代:宋   字:叔用   籍贯:济州巨野(今属山东)   生辰:1094~1097

晁冲之(生卒年不详),宋代江西派诗人,字叔用,早年字用道。济州巨野(今山东菏泽市巨野县)人。晁氏是北宋名门、文学世家。晁冲之的堂兄晁补之、晁说之、晁祯之都是当时有名的文学家。早年师从陈师道。绍圣(1094~1097)初,党争剧烈,兄弟辈多人遭谪贬放逐,他便在阳翟(今河南禹县)具茨山隐居,自号具茨。十多年后回到汴京,当权者欲加任用,拒不接受。终生不恋功名,授承务郎。
猜你喜欢

九仙山期海上人不至

久阙东山赏,烟萝欲卧迟。

金霞寻晓望,玉树候秋期。

九鲤何曾返,三花未可窥。

南归有玄鹤,书此报君知。

(0)

春日旅怀

别后犹飘泊,春来倍叹嗟。

花开今日少,人忆故园赊。

细雨连山暝,清溪入郭斜。

慈闱在何处,欲望暮云遮。

(0)

谪居寄冶城同志

远别悠悠泣路岐,丹心虽在鬓毛衰。

阮籍猖狂缘世难,叔牙感慨为心知。

春城久判花前醉,野馆无由雪后期。

自愧不如閒草木,也承雨露沐恩私。

(0)

夜宿郡斋水亭呈林八博士

孤琴水亭夕,客至罢鸣弹。

况有樽中醪,斟之罄情欢。

濯足向清泚,披襟散尘烦。

仰见海上月,兼之天籁寒。

斋舍何萧条,蓬门若丘樊。

深竹读书处,百虫鸣夜残。

予怀良已舒,为君咏幽兰。

(0)

送翰林宋先生致仕归金华二十五首·其七

头白勋庸列上卿,君王岂是重文名。

朝廷礼乐新寰宇,半是先生撰次成。

(0)

秋夜怀孟熙

西风卷海作涛声,烛影檐花彻夜明。

况有怀人心似雨,暗随秋点出江城。

(0)
诗词分类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诗人
徐惠 李朝威 李延寿 房玄龄 吴理堂 邹弢 孙梁 洪昇 郭麐 冯云山 高鹗 乐钧 徐锡麟 沈复 林嗣环 王穉登 刘元卿 憨山德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