郢唱非同下里纤,吴歈也复乱清严。
诗工不值一杯水,人好应酬几两盐。
君奋白须筹朔漠,我歌黄竹盻穷檐。
相期跃马收淮蔡,肯负风斤运鼻尖。
郢唱非同下里纤,吴歈也复乱清严。
诗工不值一杯水,人好应酬几两盐。
君奋白须筹朔漠,我歌黄竹盻穷檐。
相期跃马收淮蔡,肯负风斤运鼻尖。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黄淳耀创作的《南还至杜生村阻雪》组诗中的第八首,采用的是苏轼的“盐字韵”。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对比手法,展现了诗人面对人生困境时的坚韧与乐观。
首联“郢唱非同下里纤,吴歈也复乱清严”以音乐为喻,将高雅的郢地之音与通俗的下里之音、吴地之音进行对比,暗示了诗人的作品虽高雅却不被理解,甚至遭人误解的情况。同时,“清严”与“乱”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颔联“诗工不值一杯水,人好应酬几两盐”进一步深化了这一主题。诗人自谦自己的才华不被赏识,如同高雅的诗歌价值不被认可,而那些迎合世俗的人却能获得一些微小的回报。这里通过“一杯水”与“几两盐”的对比,形象地描绘了社会上价值判断的扭曲。
颈联“君奋白须筹朔漠,我歌黄竹盻穷檐”转而表达诗人对未来的期待与决心。诗人想象自己像一位老者一样,面对广阔的北方沙漠,充满智慧与勇气;而自己则在简陋的屋檐下,以歌唱来寄托希望与梦想。这种对比不仅展现了个人的内心世界,也体现了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冲突的深刻思考。
尾联“相期跃马收淮蔡,肯负风斤运鼻尖”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目标的向往与追求。他期待着能够像跃马般勇往直前,收复淮蔡之地,实现自己的抱负。同时,也表明了自己不会因为外界的困难或压力而改变初心,坚守自己的信念。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音乐、价值判断、个人理想与现实冲突等元素的巧妙融合,展现了诗人面对困境时的坚韧与坚持,以及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