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句》
《句》全文
唐 / 陆翚   形式: 句

三尺寒光冰在手,一张弓势月当心。

岩下光阴生户牗,涧边形势入池台。

孤帆影入江烟尽,百舌声流浦树新。

(0)
注释
三尺:形容长度,约一米。
寒光:寒冷的光芒,可能指月光或剑光。
弓势:拉开的弓箭的态势。
月当心:比喻满月高悬。
户牗:窗户。
形势:地势,地形。
池台:池塘和亭台,泛指园林景观。
孤帆:孤独的船只。
江烟:江面上的雾气。
百舌声:百舌鸟的鸣叫声。
浦树:水边的树木。
翻译
手中握着三尺冰冷的光芒,拉开的弓如满月当空照。
山岩下的时光仿佛穿过窗户,涧边的地形倒映在池塘和亭台中。
孤独的船影消失在江面的烟雾中,百舌鸟的鸣叫声回荡在新绿的水边树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武士在月光下的独特景象和心境。首句“三尺寒光冰在手”写出了武士紧握长剑,感受着它的冷冽与坚硬,剑如同他的力量和意志的延伸。此处"三尺"非实指,而是形容剑之长与坚固。"一张弓势月当心"则表达了武士面对明净月光,内心充满决断和勇气,如同张弓待发,准备迎接任何挑战。

接着的两句“岩下光阴生户牗,涧边形势入池台”展现了自然景观与人工建筑的交融。"岩下光阴生户牗"描绘了阳光透过山石的缝隙,照在民居的窗棂上,营造出静谧而又温暖的氛围。而"涧边形势入池台"则是说溪流的曲折变幻与人工修建的池塘相互呼应,这些景物都似乎融入了武士的心境之中。

最后两句“孤帆影入江烟尽,百舌声流浦树新”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独自航行的情景。"孤帆影入江烟尽"表现了远离尘嚣的意愿,仿佛那孤独的船帆融入了江面上升起的薄雾之中。而"百舌声流浦树新"则是说春天到来时,鸟语花香,与武士的心境相呼应,营造出一种新的生机与希望。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个人心境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于力量、勇气以及超脱世俗追求自由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陆翚
朝代:唐

生平无考。一说即《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三下》所收之陆晕,为玄宗时宰相陆象先之四世孙,历官汝州参军。《全唐诗逸》收诗1首、断句3联,皆录自日本大江维时编《千载佳句》。
猜你喜欢

过无锡口号

丞相楼船搥大鼓,铁骑前驱猛于虎。

纷纷鼠辈敢横行,与我官军战河浒。

落日未落悬林梢,一天杀气风骚骚。

官军纵火鼠入窟,太湖水阔阳山高。

相君贤似唐裴度,岂无将军如李愬。

兜鍪戴雪捣贼巢,一夕湖船可飞渡。

我有一寸铁,愿作将军箭。

将军三箭定阳山,湖水依然净如练。

(0)

有怀玉山次沈自诚韵

亭亭古昆丘,上有琼树枝。

仙人居其间,服食忘神疲。

朝驭羲和车,夕味金台诗。

我尝与之游,中夜梦见之。

御风周八极,迥焉人世违。

青云忽氤氲,白鹤长鸣悲。

以兹婴世网,一堕东海涯。

安得浮丘公,挟舟候安期。

(0)

玉山佳处分韵得玉字

逶迤玉山阿,窈窕桃花谷。

林芳缀丹葩,霞彩散晨旭。

溪回濯新锦,洞幽答鸣玉。

乐哉君子游,于以寄高躅。

(0)

送僧游庐山将之西蜀谒玉泉尊者

闻道山人庐阜去,远从西蜀陟崔嵬。

舟行五月瞿唐险,天入三巴鸟道回。

兰若清猿闻苦竹,袈裟细雨忆黄梅。

玉泉智者还相见,应说乡人海上来。

(0)

题赵氏所藏画

绣岭宫前西日晖,忽惊岚气上人衣。

人家隔岸留残照,楼阁经年掩翠微。

游子不知秋已暮,蹇驴直与世相违。

何当写我临流处,黄石桥头看钓矶。

(0)

题柯博士梅竹图

文王宴罢奎章阁,博士归来两鬓丝。

写得寒梅与修竹,照人清影尚参差。

(0)
诗词分类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诗人
曹叔远 陈东甫 郑絪 陈去病 胡旦 王季烈 何如璋 朱兴悌 杨昭俭 张民表 赵善庆 刘安 蒋溥 顾宪成 蔡惠如 魏元忠 温庭皓 毛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