漾舟逗星渚,凄吟发露坡。
塞夕已飒沓,塞月犹婆娑。
欧阳赋未就,是声来则那。
嫠妇怨别离,孤客悲蹉跎。
于我何有焉,也觉秋怀多。
漾舟逗星渚,凄吟发露坡。
塞夕已飒沓,塞月犹婆娑。
欧阳赋未就,是声来则那。
嫠妇怨别离,孤客悲蹉跎。
于我何有焉,也觉秋怀多。
此诗描绘了诗人夜晚泛舟湖上,月色如银,秋风飒飒,与蟋蟀的鸣叫声交织在一起的情景。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月夜的静谧与凄美,以及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
首句“漾舟逗星渚”,生动地描绘了诗人乘舟游于星辉点点的湖面上,仿佛与星辰共舞的画面。次句“凄吟发露坡”,则以“凄吟”二字,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忧郁与感慨,而“发露坡”则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幽静与孤独感。
接着,“塞夕已飒沓,塞月犹婆娑”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将日落时分的萧瑟与月升后的柔和进行了鲜明的对比,营造出一种由动转静、由冷转暖的氛围。同时,也暗含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循环。
“欧阳赋未就,是声来则那”一句,巧妙地引用了欧阳修未完成的作品,借以表达诗人对创作的渴望与追求,同时也暗示了自然界的声响(此处指蟋蟀的鸣叫)对于创作灵感的激发作用。
后半部分“嫠妇怨别离,孤客悲蹉跎”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对人生境遇的感慨,将个人的情感融入到对社会现象的反思中,体现了诗人对社会底层人物命运的关注与同情。
最后,“于我何有焉,也觉秋怀多”一句,表达了诗人虽然身处自然之中,但内心的情感却与季节的变化产生了共鸣,使得原本的宁静与美丽中,也蕴含着深深的忧愁与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和对个人情感的深刻挖掘,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文关怀,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