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到诸贤传,令人泪洒衣。
功高成怨府,权盛是危机。
勇似韩彭有,心如廉蔺希。
中原岂天上,尺土不能归。
读到诸贤传,令人泪洒衣。
功高成怨府,权盛是危机。
勇似韩彭有,心如廉蔺希。
中原岂天上,尺土不能归。
这首诗是王迈在宋代所作,名为《读渡江诸将传》。诗中表达了对历史英雄的赞美与哀悼,以及对权力高峰处境之危险性的深刻认识。
"读到诸贤传,令人泪洒衣。" 这两句通过阅读古代英雄的事迹,引发了强烈的情感共鸣,诗人不禁潸然泪下。这表明诗人对历史上的英杰怀有深厚的敬意,并能从他们的故事中汲取到精神力量。
"功高成怨府,权盛是危机。" 这两句则透露出诗人对于功勋过高、权势过重所带来的危险性有着清醒的认识。在古代中国,功高震主往往会引起君主的猜忌,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勇似韩彭有,心如廉蔺希。" 这两句用了两个历史上的英杰来形容诗人所敬仰的人物。韩信、彭越都是汉朝开国功臣,以勇敢著称;而廉颇、蔺相如则是战国时期赵国的名将,他们之间的故事在《史记》中有详细记载,展现了忠诚和宽广的胸怀。诗人通过这些形象,表达自己对英勇和忠心品质的向往。
"中原岂天上,尺土不能归。" 这两句则充满了无尽的哀愁。中原指的是中国的心脏地带,即黄河流域一带,而“尺土”意指极小的一片土地。在这里诗人表达了对失去的美好时代和地方的深切怀念,甚至连最微小的一片土地都无法重返,这种离愁与无奈之情,令人感慨。
综观全诗,王迈通过历史人物的传记抒发了自己的英雄情结,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政治生态的深刻洞察。诗中既有对英杰的赞美,也有对时代变迁的无奈感受,以及个人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这首诗不仅是对历史人物的一种缅怀,也反映了诗人个人的情感世界和精神追求。
人非不知我,知之欲何求。
钱塘一都会,江湖水悠悠。
岂无美少年,亦有杖白头。
吾侪出入地,汎乎不系舟。
急谋斗升尔,颜面那用羞。
忆昔南渡来,衣冠几春秋。
世道递升降,人物稀复稠。
纡朱怀金者,信足乐辈俦。
细思黏鱼竿,家山本田畴。
朔风吹眼眵,触事风马牛。
且如诗中仙,可以追逐不。
宴坐寂不动,笔砚亦当屏。
空虚四壁悬,况此夏方永。
世涂缘业多,荆棘万蓬梗。
痛扫终未除,中抱绝清囧。
老身伸缩馀,妙处颇能领。
时舒腰脚顽,那复吊形影。
日长掩关卧,睡熟呼弗醒。
客来曾几何,间亦乏酒茗。
富贵今金张,功名更邓耿。
有味是桑麻,肥遁义尤迥。
朋从赵与尹,堂齐偶邻并。
欢言修敏家,俱可话闲静。
此趣人勿惊,吾诗聊自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