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绕山门俯碧浔,松花一径野云深。
近来颇厌新弦管,古刹禅龛听梵音。
柳绕山门俯碧浔,松花一径野云深。
近来颇厌新弦管,古刹禅龛听梵音。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古朴的寺庙景象。首句“柳绕山门俯碧浔”,以柳树环绕山门,俯瞰清澈的水边,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生机勃勃的氛围。接着,“松花一径野云深”一句,通过松花点缀的小径和深邃的野云,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幽静与自然之美。
后两句“近来颇厌新弦管,古刹禅龛听梵音”则表达了诗人对现代喧嚣生活的厌倦,以及对传统佛教文化的向往。在古刹中,聆听悠扬的梵音,似乎能洗涤心灵,远离尘世的烦恼。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现代生活与传统宗教文化,展现了诗人对宁静与和谐生活的追求。
记着蓬瀛向此开,清明帘幕望高台。
老惭苍鬓亲花萼,病负眷风厌酒杯。
青盖绮罗寻径去,画船箫鼓转溪来。
不知好事楼前客,便有嘲吟倚马才。
曾把丛蓍叩大钧,少逢升渐屡逢屯。
平生道在惟藏器,今日途穷耻问津。
万事感怀归白发,九衢欺客是红尘。
何须便作林泉计,未必文章误此身。
上得层城暂倚栏,况逢佳节万愁宽。
山青水绿等閒好,酒白花黄随分欢。
一月放怀能几许,九秋生感又多端。
龙山胜事今何在,空使骚人赋蕙兰。
从政宜师古,为儒贵席珍。
承流仰循吏,虑患属孤臣。
休戚同千里,轻肥止一身。
虚名称有土,惭色见斯民。
罗网甘投足,波澜耻问津。
狂言干重辟,冷笑待憸人。
琴瑟方调节,刍荛愿采询。
闭关聊度日,开卷易经春。
地暖畦蔬足,年丰瓮粟陈。
惟特三不愧,通塞任天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