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治尊皇极,天章达紫微。
礼宜崇报祀,时则重瞻依。
吉日初蠲策,圜丘肆太祈。
相君苍玉佩,卿士赤金围。
高管寒犹混,清鞭昼渐稀。
合芗来北阙,敷队出南畿。
夜雪侁侁过,晨烟阵阵飞。
难叨惟帝泽,独敬在天威。
礼乐宁无述,歌声何有归?
从知尧德大,不外赞巍巍。
圣治尊皇极,天章达紫微。
礼宜崇报祀,时则重瞻依。
吉日初蠲策,圜丘肆太祈。
相君苍玉佩,卿士赤金围。
高管寒犹混,清鞭昼渐稀。
合芗来北阙,敷队出南畿。
夜雪侁侁过,晨烟阵阵飞。
难叨惟帝泽,独敬在天威。
礼乐宁无述,歌声何有归?
从知尧德大,不外赞巍巍。
这首诗描绘了皇帝在圣明治理下,官员们遵循礼仪,崇敬地进行祭祀活动的场景。诗人范梈以元代文人的眼光,通过"吉日初蠲策,圜丘肆太祈"这两句,展现了在吉祥的日子里,官员们在圜丘举行盛大的祈祷仪式。"相君苍玉佩,卿士赤金围"形象地描绘了官员们的服饰华贵,体现出对皇家的尊重。
接下来的诗句"高管寒犹混,清鞭昼渐稀"可能指的是官员们的队伍在寒冷中行进,但秩序井然,鞭声稀疏,展现出庄重的气氛。"合芗来北阙,敷队出南畿"描述了队伍从京城南郊出发的壮观景象,雪花纷飞,晨烟袅袅,增添了冬日的肃穆。
诗人感慨于皇帝的恩泽深重,个人只能在这样的宏大氛围中表达敬畏,"难叨惟帝泽,独敬在天威"表达了对天子权威的深深敬仰。最后,诗人以"礼乐宁无述,歌声何有归"收束,强调礼仪音乐的赞美和歌颂,都是为了彰显尧帝般的伟大,以及皇权的巍峨崇高。
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体现了元代文人对于皇家盛典的细致观察和深刻理解。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
珠璧方辉耀,菁华未寂寥。
极知身作崇,何用食为妖。
牺象收儒庙,箫笳咽市桥。
作心纱帽冷,三径雨潇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