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树寒梅白玉条,傍岩隈石韵萧萧。
诗孱无柰陈桥月,月照清香太易消。
一树寒梅白玉条,傍岩隈石韵萧萧。
诗孱无柰陈桥月,月照清香太易消。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绍嵩所作的《咏梅五十首呈史尚书》中的第二十四首,描绘了一幅清冷而幽雅的梅花图景。首句“一树寒梅白玉条”,以比喻手法形容梅花洁白如玉,傲立在严寒之中,展现出梅花坚韧不屈的品格。次句“傍岩隈石韵萧萧”,进一步描绘了梅花生长环境的孤寂和岩石间的风声,增添了诗的意境。
后两句“诗孱无柰陈桥月,月照清香太易消”,诗人感叹自己的诗才贫弱,无法充分表达梅花的高洁之美,而那明亮的月光虽能映照出梅花的清香,却也使得这清雅之气显得过于短暂,易于消散。整首诗寓情于景,借梅花抒发了诗人对高尚品性的赞美以及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
仙李门阑秀气钟,二山朋盍玉为容。
晋人潇洒坐连壁,杜老风流吟两峰。
昆府烟霞浮几席,蓝田丘壑蕴心胸。
俯容列岫葭相倚,遥许它山石可攻。
光彻郡城翔白鹭,影摇江水照黄龙。
价高难把连城易,官冷聊将一谷供。
疑是玑衡临处落,端如日月合时逢。
主宾对面成三友,伯仲摩云拱九重。
雁荡浪誇鸾有侣,庾楼徒诧剑相从。
綵衣戏罢看山色,不似慈颜喜气浓。
东湖曾一到,想像贺家湖。
花似越女好,人如狂客无。
高吟还老手,野趣属潜夫。
归奏南风曲,薰兮欲和虞。
微凉散梅润,浓绿敷桐阴。
送客出东郊,驾言事幽寻。
湖光照我眼,荷香清我襟。
平畴入远望,岁有其自今。
牛眠种已毕,蛤吠苗初深。
古亭怀二公,遥望罗千岑。
邂逅得良友,欣然契予心。
乔松喜客来,风枝出清音。
手持荷叶杯,共对莲花斟。
东湖异西湖,有诗不妨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