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寻李道士山居兼呈元明府》
《寻李道士山居兼呈元明府》全文
唐 / 白居易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尽日行还歇,迟迟独上山。

攀藤老筋力,照水病容颜。

陶巷招居住,茅家许往还。

饱谙荣辱事,无意恋人间。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xúndàoshìshānjiānchéngyuánmíng
táng / bái

jìnxíngháixiēchíchíshàngshān

pānténglǎojīnzhàoshuǐbìngróngyán

táoxiàngzhāozhùmáojiāwǎnghái

bǎoānróngshìliànrénjiān

注释
尽日:整天。
行还歇:走走停停。
迟迟:缓慢。
独上山:独自登山。
攀藤:抓着藤蔓攀登。
老筋力:年老体衰的力气。
照水:水面的倒影。
病容颜:病态的面容。
陶巷:指陶渊明的隐居之地。
招居住:邀请居住。
茅家:茅草屋的人家。
许往还:允许常来常往。
饱谙:深深了解。
荣辱事:荣耀和耻辱的经历。
无意恋人间:没有留恋世间的心意。
翻译
整日行走后还要停下休息,独自缓慢地登上高山。
攀爬藤蔓耗费了老去的体力,水面倒映出病态的容颜。
在陶渊明的隐居小巷被邀请居住,与茅草屋的人家来往频繁。
对世间的荣耀和耻辱之事早已熟知,没有心情留恋人间繁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者日常生活的画面。诗人通过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景物,展现了隐逸生活的宁静与自在,以及对世俗荣辱漠不关心的态度。

“尽日行还歇”表明隐者的活动范围有限,整天都在山中游走,直至太阳落山才返回休息。"迟迟独上山"则描绘了隐者上山时悠然自得的情景,不急不徐,彷彿带有一种享受孤独的态度。

接下来的“攀藤老筋力”和“照水病容颜”,则透露出隐者的身体状况和生活环境。"陶巷招居住"暗示隐者可能是被陶渊明那样的高洁精神所吸引,选择了山林作为栖息之地。

最后,“茅家许往还”表达了隐者对未来自由来去的期待,而“饱谙荣辱事,无意恋人间”则显示出诗中人对于世俗的荣誉和屈辱都已经看淡,心无牵挂,不再留恋于尘世。

整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了隐逸生活的情趣,以及对自然界的深切感悟与融入。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世俗价值观念的超然态度。

作者介绍
白居易

白居易
朝代:唐   字:乐天   号:香山居士   生辰:772年-846年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
猜你喜欢

题昌平刘建议祠

一卷春秋两鬓皤,丹诚贯日口悬河。

策能匡世时不用,天实厌唐人奈何。

自古大材多薄命,而今我辈亦登科。

可怜熏腐俱尘土,得似高名永不磨。

(0)

横浦登舟

南征殊不恶,乐事总相关。

马上行思句,舟中卧看山。

尽收烟景去,满载月明还。

何往不自得,浩歌天地间。

(0)

神山避暑晚行田间用陶渊明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为韵·其三

脱身豪侠窟,里氓缔新交。

爱其心无阱,不较醉语譊。

生儿更有教,治地尽肥硗。

禾黍已在眼,瓜蔬早登庖。

愧子良已多,况敢希由巢。

(0)

去吴留别于寿道陈子平诸友·其一

吴堤杨柳雨霏霏,四月犹寒总夹衣。

此去孤舟无好伴,空江惟见白鸥飞。

(0)

宿延陵昌国寺书于上人房二首·其一

旧日延陵客子家,只今门巷满桑麻。

姑苏回首神游处,无限春风野荠花。

(0)

过石子冈

霞光日落红穿树,山色雨馀青近人。

便好拂衣入山去,解鞍辞却马头尘。

(0)
诗词分类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诗人
张公乂 方琬 李文藻 莲花妓 陈大受 许孟容 刘光谦 洪兴祖 彭泰翁 钟谟 洪子舆 徐商 甄后 吴隐之 李勋 左芬 程邃 乙支文德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