簪笔徒惭旧史臣,蓬莱接迹几番新。
枥中老马非无志,眼底青云喜有人。
破浪可能开万里,挥戈犹欲挽千钧。
雅歌每羡投壶暇,名士风流想扇巾。
簪笔徒惭旧史臣,蓬莱接迹几番新。
枥中老马非无志,眼底青云喜有人。
破浪可能开万里,挥戈犹欲挽千钧。
雅歌每羡投壶暇,名士风流想扇巾。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刘绎所作的《酬杜仲容孝廉见赠二首次韵(其二)》。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杜仲容孝廉赠诗的感激之情,并通过对比老马与青云,展现了诗人虽年长但仍有壮志未酬的感慨。
首联“簪笔徒惭旧史臣,蓬莱接迹几番新”以“簪笔”自谦,暗示自己如同古代史官一般,虽有才华却未能施展,而“蓬莱接迹几番新”则表达了对新事物不断涌现的感慨,暗含对杜仲容孝廉赠诗的欣喜。
颔联“枥中老马非无志,眼底青云喜有人”运用了“老马识途”的典故,形象地描绘了诗人虽年迈但仍怀有壮志的情怀。同时,“眼底青云喜有人”一句,表达了诗人对杜仲容孝廉的赏识和感激之情。
颈联“破浪可能开万里,挥戈犹欲挽千钧”进一步抒发了诗人的豪情壮志。诗人想象自己如破浪前行,能够开辟万里江山;即使挥动长戈,也希望能挽回千钧之力,表达了诗人虽年老但仍渴望有所作为的决心。
尾联“雅歌每羡投壶暇,名士风流想扇巾”则是对杜仲容孝廉的赞美。诗人羡慕杜仲容在闲暇时能吟唱雅歌,展现出名士的风流倜傥,表达了对杜仲容才情的钦佩。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老马与青云的对比,以及对杜仲容孝廉的赞美,展现了诗人虽年长但壮志未减的豪情,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