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边七叶选重光,世及重昏亦可伤。
宫色渐非天水碧,柘袍又看女真黄。
外夷岂敢分中夏,一汴何因说二杭。
堪恨三朝谋国是,是谁惟有杀忠良。
南边七叶选重光,世及重昏亦可伤。
宫色渐非天水碧,柘袍又看女真黄。
外夷岂敢分中夏,一汴何因说二杭。
堪恨三朝谋国是,是谁惟有杀忠良。
这首诗《读宋史》由明代诗人王佐(汝学)所作,通过对历史的深刻反思,表达了对宋朝末年政治局势的忧虑与批判。诗中以“南边七叶选重光”开篇,暗喻宋朝的兴衰更迭,接着“世及重昏亦可伤”一句,揭示了统治者在权力交接时可能带来的动荡和灾难。
“宫色渐非天水碧,柘袍又看女真黄”两句,运用对比手法,描绘了宫廷色彩的变化,暗示了政权更替的不稳定性。其中,“天水碧”象征着宋朝的辉煌与稳定,“女真黄”则预示着外族入侵的威胁。这种色彩的变化,既是自然景象的变迁,也是历史进程的隐喻。
“外夷岂敢分中夏,一汴何因说二杭”两句,表达了对宋朝对外政策的思考。一方面,强调了中原文明的优越性和对外来威胁的警惕;另一方面,也提出了对内部治理和外交策略的质疑,即为何在面对外来压力时,内部却出现了分裂和混乱。
最后,“堪恨三朝谋国是,是谁惟有杀忠良”直指宋朝末期的政治腐败和道德沦丧。诗人认为,正是由于高层决策者的失策和对忠臣良将的迫害,导致了国家的衰败和灭亡。这一句不仅是对历史的总结,也是对后世的警示,提醒人们要珍惜国家的统一与稳定,重视人才的培养和使用,避免因政治斗争而牺牲国家利益。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历史描绘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命运的深沉感慨,以及对国家治理的独到见解。
髯秦记记法能笔,心游马事二十七。
龙眠却马从秀师,一扫人物五百奇。
以画三昧作佛事,龙虎狸豹兕象狮。
蛮奴鬼使侍童女,献花输赆缘须弥。
胥来绕一青莲座,白毫相光初放时。
梵天重阁紫金色,万象摄入圆摩尼。
疏眉䫜面若晓日,欠伸趺坐行以嬉。
庄严变幻各一义,问答赞叹谁知之。
瀰茫香云鬘云起,倏忽半月满月为。
却于水影出墨彩,瓶拂之閒天接海。
空音空色烟浪中,万岫千峦状旋改。
即离吞吐彼我观然否,五千五百诺俱那徒在。
石桥挂锡传天台,曹勋记可雁宕该。
玉局遗文荐诚院,空山水流花又开。
此图不知奚取材,展之飒飒虚吹来。
秋毫神妙笔笔铁丝似,一气纠结缥缈非楼台。
群木群石势欲动,飞者走者生喜生悲哀。
千镫一光彼即此,无文字处皆偈子。
多事我为写秦记,以马喻马指喻指。
嗟马与指我岂知,吮墨新阳上窗纸。
《果亭运使所藏李龙眠五百应真图卷矛既为书淮海图记而缀以诗》【清·翁方刚】髯秦记记法能笔,心游马事二十七。龙眠却马从秀师,一扫人物五百奇。以画三昧作佛事,龙虎狸豹兕象狮。蛮奴鬼使侍童女,献花输赆缘须弥。胥来绕一青莲座,白毫相光初放时。梵天重阁紫金色,万象摄入圆摩尼。疏眉䫜面若晓日,欠伸趺坐行以嬉。庄严变幻各一义,问答赞叹谁知之。瀰茫香云鬘云起,倏忽半月满月为。却于水影出墨彩,瓶拂之閒天接海。空音空色烟浪中,万岫千峦状旋改。即离吞吐彼我观然否,五千五百诺俱那徒在。石桥挂锡传天台,曹勋记可雁宕该。玉局遗文荐诚院,空山水流花又开。此图不知奚取材,展之飒飒虚吹来。秋毫神妙笔笔铁丝似,一气纠结缥缈非楼台。群木群石势欲动,飞者走者生喜生悲哀。千镫一光彼即此,无文字处皆偈子。多事我为写秦记,以马喻马指喻指。嗟马与指我岂知,吮墨新阳上窗纸。
https://shici.929r.com/shici/yNFQCsas4.html
风鸣梧叶秋,夜静霜华泻。
丛生小山桂,幽馥入帘乍。
王郎发清兴,率尔携不借。
姑溪千里近,一棹指江汊。
青山月将满,采石帆应卸。
狂饮缅谪仙,高咏追小谢。
所惜故园侣,朋笺待君砑。
归期计重九,黄菊压新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