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潮下西洲,粲云去江北。
金井鸦雏啼,薇帐莺儿色。
夜半刻花水,遥见黄梅渡。
渡时暗莫春,春梦播芳树。
树下樱桃花,红玉氍毹遮。
花发郎不至,妾向阿甄家。
甄家近河阳,金缕芙蓉裳。
芙蓉死芳色,叶老黄蜂碧。
蜂飞紫荚残,琥珀沉娇烟。
忆郎郎不至,烂熳思愁弦。
一弦复一愁,望郎上层楼。
楼高人断绝,却怨双鸾钩。
鸾钩白如水,叠柳相参差。
相思千万里,撩乱鬣松枝。
鬣松共梧楸,历幕仍轻秋。
秋风须缥缈,吹妾上西洲。
清潮下西洲,粲云去江北。
金井鸦雏啼,薇帐莺儿色。
夜半刻花水,遥见黄梅渡。
渡时暗莫春,春梦播芳树。
树下樱桃花,红玉氍毹遮。
花发郎不至,妾向阿甄家。
甄家近河阳,金缕芙蓉裳。
芙蓉死芳色,叶老黄蜂碧。
蜂飞紫荚残,琥珀沉娇烟。
忆郎郎不至,烂熳思愁弦。
一弦复一愁,望郎上层楼。
楼高人断绝,却怨双鸾钩。
鸾钩白如水,叠柳相参差。
相思千万里,撩乱鬣松枝。
鬣松共梧楸,历幕仍轻秋。
秋风须缥缈,吹妾上西洲。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在西洲对远方恋人的深情思念。从“清潮下西洲,粲云去江北”开篇,就展现了一个广阔的水乡景致,清澈的河流与远去的云端构成画面,也隐含着诗人心中的忧伤和对远方的眷恋。
接下来,“金井鸦雏啼,薇帐莺儿色”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夜晚的宁静与温馨。金井可能暗指深邃或富贵之家,而“鸦雏啼”则是夜晚的寂静氛围中唯一的声音,营造出一种安谧而又有点忧郁的情感。
诗中的“夜半刻花水,遥见黄梅渡”则让人联想到古代文人的常用意象——梦境。这里可能是女子在夜深处通过水流的声响,幻想着远方的情人或许也能听到这声音,从而引发了对黄梅渡的遥思。
“渡时暗莫春,春梦播芳树”则更进一步表达了女子对春天美好时光的向往,以及她心中那份对恋人的思念。芳树在这里象征着爱情的美丽,而这份美丽似乎随着春天一起消逝。
“树下樱桃花,红玉氍毹遮”描绘了一个生动的自然景观,同时也反映出女子内心的热烈与对美好事物的渴望。樱桃花在这里不仅是春天的象征,也可能暗示着爱情的纯洁和温暖。
“花发郎不至,妾向阿甄家”直接表达了女子对恋人未能归来的失望与哀怨。阿甄家可能是一个特定的人或地点,代表着她心中那份渴望却又遥不可及的爱情。
“甄家近河阳,金缕芙蓉裳”中的“金缕芙蓉裳”可能是对女子衣饰的一种描写,或许象征着她的高贵与美丽,同时也反映了她内心的孤独和哀愁。
以下几句“芙蓉死芳色,叶老黄蜂碧。蜂飞紫荚残,琥珀沉娇烟。”则通过对植物生长周期的描写,表达出女子对时间流逝、美好事物易逝和爱情凋零的感慨。
“忆郎郎不至,烂熳思愁弦”直接抒发了女子对远方恋人的深切怀念与思念之苦。这里的“烂熳”形容心绪纷乱,也可能暗示着内心的痛楚。
“一弦复一愁,望郎上层楼”则通过音乐和高楼的意象,表达了女子对远方恋人的无尽思念。这里的“一弦”可能指的是琴瑟之声,而“望郎上层楼”则是她心中渴望与恋人相见的心情。
“楼高人断绝,却怨双鸾钩”中的“双鸾钩”可能象征着爱情的羁绊或美好的回忆,但这里的“楼高人断绝”则表达了女子对现实与理想之间距离感的无奈。
诗歌的后半部分:“鸾钩白如水,叠柳相参差。相思千万里,撩乱鬣松枝。”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如“白如水”的鸾钩和“相参差”的叠柳,再次强调了女子对远方恋人的深情与思念。
最后,“鬣松共梧楸,历幕仍轻秋。秋风须缥缈,吹妾上西洲。”则通过对树木、秋风的描写,表达出一种萧瑟凄凉之感,同时也让人感受到女子内心的寂寞与哀愁。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自然意象,展现了一个女子在西洲对远方恋人的深情思念,以及她内心的孤独、哀怨与无尽的怀念。
云本无心出,庄非有意名。
午供雷腹实,晓带月痕耕。
身世随舒卷,山村任晦明。
饭疏浮富贵,畎亩但存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