壁画暗金刚,无人犬吠堂。
翠苔千古润,玉水一寻方。
尘路云蒸火,阴林石凝霜。
仙凡元不远,咫尺异炎凉。
壁画暗金刚,无人犬吠堂。
翠苔千古润,玉水一寻方。
尘路云蒸火,阴林石凝霜。
仙凡元不远,咫尺异炎凉。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神秘的画面,通过对比鲜明的意象和巧妙的语言游戏,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交织,以及时间流逝带来的沧桑变化。
开篇“壁画暗金刚,无人犬吠堂”两句,设定了一种空旷古老的氛围。壁画似乎在诉说着往昔的故事,而无人的寺院里,只有犬吠声打破寂静,让人感到一种时间的停滞和空间的孤寂。
“翠苔千古润,玉水一寻方”两句,则转向自然景观的描绘。翠绿的苔藓覆盖着古老的石壁,显现出岁月的沉淀与静谧,而清澈的玉水如同时间之流,不断地寻找着前行的方向。
“尘路云蒸火,阴林石凝霜”两句,通过对比热与冷、动与静的元素,增添了一种生动感和立体感。尘土飞扬的道路上,仿佛有着炙热如火的气息,而在阴凉的树林中,石头上却凝结着寒霜,这些对比强烈地映照出自然界的丰富性。
最后,“仙凡元不远,咫尺异炎凉”两句,以哲思的深度揭示了诗人对于世间万象、神圣与凡俗之间距离的思考。咫尺,即指极近的距离,却又能感受到截然不同的温度和氛围,这里象征着对尘世与超越、现实与理想之间关系的深刻领悟。
总体而言,此诗通过细腻的情景描绘,展现了一个既孤寂又充满哲思的世界,诗人在其中寻觅着时间的痕迹和自然的奥秘。
东南多胜境,郭外列高峘。
乍觉岚屏展,应知嶂画难。
雾崖披半豹,冰岭裂层峦。
玉笋形全肖,芙蓉影似刓。
仙鬟欹汉表,佛髻缺云端。
岂少为山篑,偏宜侧面看。
开窗疑隐现,排闼杂青丹。
蜡屐如堪陟,登临纵大观。